皇帝派人出海尋找大秦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多,關注的人很少,這件事情的規模也不大。

    橫豎幾艘船,一千餘人的規模。

    皇帝沒有動用國庫走官方渠道,而是自掏腰包,讓內廷出錢出物資,朝廷頂多出了一些通譯人才,所以這件事情並未引起任何關注。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大秦國在什麽地方,有多強,以及對魏帝國的重要性,他們並不在意這些,他們更在意眼前的利益和權勢。

    大秦國距離他們真的太遠了,遠到了幾乎不可能產生衝突和往來的地步,所以大家並不關心。

    誰能想到皇帝就真的派大海船出海,海上航行兩個多月,然後就找到了大秦國,見到了大秦皇帝,還和大秦國簽署了一攬子貿易協定。

    鬼能想到!

    可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遠隔萬裏之遙的大秦國還就真的派人來了,還就真的要和魏帝國的成雙邊夥伴協議了,大家還就真的要通過那廣闊的海麵開始做生意了。

    這樣的事情,怎麽想怎麽覺得難以置信,尤其郭魏帝國相當一部分高官根本就沒有見過海長什麽模樣,根本就不知道海的意義在什麽地方。

    或許對他們來,大海的意義就在於能給提供給他們一些滋味的確不錯的海鮮料理,僅此而已。

    但是大海的意義可不僅僅是這些啊,大海的意義更多地在於金錢財富啊。

    這次接見,主旨在於向羅馬帝國的使臣展現魏帝國的威嚴、強大和富庶,讓羅馬帝國的使臣更好的了解到魏帝國究竟是一個怎麽樣的存在。

    在朝堂上展現給他們看無疑是最直接的。

    歌舞,音樂,菜肴,酒水,餐具,還有禮儀,這是最能直接體現一個國家富強的地方。

    現在,的確也體現出來了。

    羅馬帝國的使臣是真的知道這個生產絲綢的國度是如何的強大富庶了。

    酒過三巡,郭鵬讓羅馬使臣當著所有魏帝國高官顯貴們的麵宣讀了他和羅馬帝國達成的協議。

    每個季度出售給羅馬帝國多少絲綢、瓷器、漆器、鐵鍋、茶葉等魏帝國特產商品,每個季度又從羅馬帝國進口多少葡萄酒和奴隸。

    雙方的貨物結算用黃金和白銀做為貨幣,因為雙方都願意接受黃金和白銀進行交易。

    而那個巨大的黃金白銀的流入量讓群臣目瞪口呆。

    這是皇帝主導之下的內廷和皇家海商團隊與羅馬帝國達成的貿易協定,是官方的。

    其中一部分收益歸內廷,一部分收益則被郭鵬【大發慈悲】賜給了國庫,用在民生用途上,改善國庫總是岌岌可危的狀態。

    那麽多的黃金白銀,真的,東漢時代走來的群臣真的隻在史書上見到過。

    史書上才能見到西漢時代皇帝一賞就幾千斤幾萬斤的黃金白銀,到現在,基本上看不到。

    他們手上很少有金銀,基本上都用銅錢,乃至於絲綢絹布等貨物進行交易。

    皇帝賞賜也就是幾十斤一百斤左右的賞,和西漢皇帝比起來,皇帝出手並不大方。

    近來風傳皇帝有意確立金銀本位的經濟政策,決定把黃金白銀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法定貨幣,以此減輕魏帝國缺銅的問題,以及解決銅錢價值底下不足以支撐大規模貿易的缺點。

    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於魏帝國的商品經濟來的確是好事。

    至少大家不用再攜帶那麽多絹布和絲綢作為貿易貨幣了。

    五銖錢雖然是法定貨幣,是大家都認同的貨幣,但是畢竟價值低,宗商品交易和日常生活用品交易用五銖錢還行,但是涉及到大宗商品貿易,五銖錢就不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