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能有這樣的覺悟,我很高興,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我會交給你一支龐大的船隊,有人,有物,有糧食,有食水,你們遠行海上,危機重重,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克服危機,成功歸來。”

    張遼跪在地上發誓。

    “若不成功,則絕不歸來。”

    不成功,也就是葬身海底,當然是回不來的。

    可這不是郭鵬所渴望的。

    以今時今日的航海技術,羅馬當然能去,他不去,羅馬自己都能過來。

    羅馬人已經數次抵達中國,水路也好,陸路也好,都能行得通,這說明這個時代的航海技術已經可以實現兩大帝國之間的交流。

    羅馬甚至有官方團隊前往過洛陽拜見漢和帝。

    相隔雖遠,但是並非無法交通。

    隻是中國人卻沒有親自前往過羅馬地區,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當然,天朝上國的心思覺得羅馬帝國和西域小國一個規模一個體量也是原因之一。

    可羅馬帝國並非不能和漢帝國平起平坐。

    班超通過西域人的講述,對羅馬產生了興趣,決定派遣甘英出使羅馬,了解一下這個被西域人敬畏的大秦國到底是什麽國家。

    可是甘英的出使卻被當初中亞地區的二道販子們所阻攔——他們不想讓漢帝國和羅馬帝國直接交流,以終結他們作為二道販子的特權。

    於是甘英的西行終結在了紅海之畔,差一步就能進入羅馬帝國國境,差一步或許就能改變曆史書上的記載。

    後來,羅馬曾經有海商抵達東吳,為孫權所接見,孫權還贈送了一些他征討山越得來的奴隸給那些羅馬人。

    不過雙方的官方交流始終不多,也沒有太多的成果,羅馬帝國試圖和中國建立直接往來的努力始終不成功。

    再往後,小冰河來襲,羅馬進入分裂時代,中國也進入魏晉南北朝的長期分裂,雙方再無任何直接的交流。

    但是現在不同,郭某人領導下的魏帝國,有充分的實力和技術與羅馬主動交流,往來,並且打通雙方的貿易路線。

    郭某人並不會使用天朝上國的心態對待羅馬,隻要羅馬願意和他做生意就可以。

    他要把羅馬變成他的貨物傾銷之地,占地廣大人口眾多的羅馬帝國,絕對有那個實力成為他最完美的市場。

    他需要羅馬,想必羅馬也需要他。

    根據他目前所探知的情況,他隻需要讓船隊抵達紅海地區,進入埃及,就算是進入羅馬帝國的疆域了。

    他不用跨越並不存在的蘇伊士運河,也不需要繞過非洲的好望角抵達歐洲,他隻需要在埃及和羅馬人做生意就足夠了。

    若要抵達羅馬城,完全可以通過埃及,乘坐羅馬人的船隻抵達羅馬城,其他的並不需要他考慮。

    甚至隻要能抵達印度洋地區,差不多就能遇到羅馬的商人和商船了。

    所以郭鵬在延德四年開始,命令太史慈麾下的青州海軍選擇五隻大海船和一千多名經驗豐富的水兵、水手,揚帆起航,從揚州北部出發,開始航行,探索路線。

    按照郭鵬的要求,基本上沿著海岸線的方向前進,每十天停靠一次海岸,建立沿岸的生活據點,伐木建造營地,然後留人駐守,儲存糧食、食水,並且嚐試開辟耕地,種植糧食。

    這群人開辟了最早屬於魏帝國的殖民地。

    並且沿途開辟駐地的時候,因為看中一些已經被當地土著的開辟的土地,所以魏軍曾經遇到過當地土著的反抗。

    毫無疑問的,裝備精良戰鬥力強大的魏軍擊敗了他們,趕走了他們,還抓了一些人作為奴隸,然後占據了這些地方。

    原始的殖民開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