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益州郡的雍氏家族就是雍齒的後人。

    雍齒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劉邦建立漢朝的功臣,但是他曾經背叛過劉邦,劉邦非常痛恨他。

    隻是此人實在是運氣好。

    劉邦曾因為封賞功臣不及時而使得部下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密謀再次造反,劉邦非常驚慌,向張良問計。

    張良就建議劉邦,他把一個你非常不喜歡的人率先封賞,這樣別人一看你連那麽討厭的人都能封賞,他們肯定也能得到封賞,這樣,那群人就不會擔心了。

    劉邦一想,對,就是這個道理。

    然後就把曾經背叛過自己的非常討厭的雍齒封了侯。

    雍齒就這樣成為了一盆幸閱盆栽,獲得了奇妙的免死金牌的待遇——他本人就是劉邦賞給大家的免死金牌。

    當然該死的還是要死,隻是本該死的雍齒卻得到了善終。

    其實郭某人至今都在懷疑這是一場群口相聲。

    後來雍氏雖然丟掉了爵位,可是家族卻傳承下來,縮在帝國邊陲,中央大佬們也是眼不見心不煩,就讓他們一直存活下來了。

    對於雍氏來,這不定也是好事。

    多少曾經叱吒風雲的政治家族都在數百年之間灰飛煙滅,斷子絕孫,而雍氏卻得以保全自身,一直延續至今。

    數百年之後的如今,雍氏成為簾地根深蒂固的大土豪,土霸王,和當地蠻人一起分享統治權,甚至還能占據主導地位。

    平定了四川盆地的離心勢力和地方勢力之後,滿寵和樂進需要麵對的就是尚且不服管束且道路崎嶇的南中四郡。

    從四川盆地上雲貴高原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張合與黃忠分別駐軍在越嶲郡和牂牁郡,但是兩人駐軍的地方也就是劉璋麾下將領所曾經開拓出來的地方,在越嶲郡和牂牁郡的北部。

    繼續往南的話,大部分地區還是地方土豪與原住民蠻族的樂園。

    之前因為要穩住益州的情況,所以張合與黃忠隻能保持守勢,不能發動攻勢。

    他們在越嶲郡和牂牁郡開墾土地,屯田,修路,修繕軍事設施,鞏固之前劉璋軍隊的戰略成果。

    等樂進等人終於整頓完了四川盆地,把益州的核心穩住之後,才開始真正的對南中四郡進行攻略。

    要是放在以往,南中四郡這仗根本打不起來。

    直接傳檄而定,你繼續過你的,我繼續過我的,咱們井水不犯河水,南中四郡就是你們的樂園,四川盆地是魏國的一塊肉,這樣就好。

    而且南中四郡地處帝國邊陲,大量原始叢林得不到開發,各種凶猛野獸毒蟲還有凶悍的野蠻冉處都是,打仗開發何其艱難。

    魏國朝廷內部也有反對攻打南中四郡的聲音,認為這是得不償失。

    諸葛亮治理下的蜀漢政權雖然深入南中消滅霖方割據勢力,還把南中蠻人領袖孟獲打敗了,但是諸葛亮對南中地區的掌握實際上也脫離不了羈縻的範疇,依然不是實質上的掌握。

    道路交通的困難,蠻人不識教化的困難,土地開發的困難,北邊魏國的壓力等等。

    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都讓諸葛亮無法安心把資源投入南中四郡,認真的開發南中四郡,從南中四郡獲取蜀漢急需的戰爭潛力。

    盡管如此,諸葛亮做得也相當不錯了,無當飛軍的存在和南中駐軍的存在意味著蜀漢政權對南中還是有基本的掌控的。

    可這種基本的掌控是郭某人所無法接受的。

    郭某人要求的是設立郡縣和收稅。

    設立郡縣這種事情,辦理起來並不難,交州那種地方都能設立郡縣,益州南部又如何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