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宮城,魯肅捧著手上那件製作精良的貂裘,心中的激動絲毫不曾減緩。

    皇帝的恩遇,還有皇帝的看重,無一不讓魯肅感到激動。

    更因為郭鵬對著他自稱我而不是孤,這一點尤為讓魯肅感到激動。

    這一點在官員群體之中已經不是秘密了。

    皇帝隻有對著他所看重的親信心腹之臣才會稱我,其餘人一律稱孤,能在皇帝麵前聽到我的自稱,這足以證明此人簡在帝心。

    不久的將來,必然會得到提拔。

    所以每一名官員都以可以在皇帝麵前聽到皇帝自稱“我”而感到榮耀,感到驚喜,認為這是對自己最大的褒獎和鼓勵。

    而能得到這樣的待遇的人實在是不多。

    目前來,能得到這種特殊待遇的絕大多數都是早期和皇帝一起起家的元從老臣們。

    後來進入郭魏集團的臣子們隻有極少部分能力突出的,被郭鵬親自提拔的,才有此殊榮。

    魏帝國立國之後加入的,還沒有一個人能得到如此待遇,就連那個走了狗屎運被納入內閣的張鬆也沒有得到這樣的殊榮,皇帝還是一口一個孤。

    而這群讓到如此殊榮的人中的絕大部分,有一個郭氏故吏的身份。

    也就是在郭某人稱帝之前就成為了他的故吏,現在郭某人又做了皇帝,這兩重君主關係壓上來,責任重大,但前途不可限量。

    而魯肅之前就驚喜地發現自己成為了其中之一。

    這個群體比起純粹的內閣官員群體更加受到官員們的羨慕和嫉妒。

    因為他們隻要不犯錯誤,幾乎可以壟斷未來的高官厚祿,必然有一個讓他們滿意的職位等待著他們去做。

    郭氏故吏郭氏故吏,顧名思義,那就是郭某人親自提拔的官員將軍,從郭鵬起兵以來,就一直在郭魏集團內部掌握核心權力。

    主要原因,是因為按照這個時代的社會潛規則,這一群體對皇帝的責任要高出其他非故吏官員一大截子。

    責任大,自然得到的也就更多,年紀輕輕就做封疆大吏什麽的,魯肅也不是第一個,當年滿寵也是如此

    如何不叫那些非郭氏故吏的官員們感到羨慕嫉妒恨呢?

    這群人心裏,人分三六九等,從不平等,那官也要分三六九等,更不平等。

    魏帝國立國不久,但是官員群體已經有了三六九等的區分。

    好事者們根據道聽途和親身經曆,在洛陽城中總結出了魏官的等級劃分,這個等級劃分根據出身、未來發展等等做評估,做的還不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