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的確有些遺憾就是了。

    宗員這個從當年黃巾之戰時期就相識的老上級,死的也是十分的難以預料。

    關係不上多好,但是總歸還是很照顧郭鵬的,從來也沒有難為過郭鵬,是個比較理想的上級。

    他就這樣死了。

    宗員一死,幽州從大亂之前一直維係到現在好幾年的和平局麵也不複存在,必將陷入新的一場亂戰之鄭

    幾家破碎,幾家覆亡。

    郭鵬深深歎息。

    然後咧嘴笑了。

    現在死在敵人手上,總比將來死在我手上要好,對吧?

    帶著對我最初的良好印象去死,總比未來三觀炸裂而死要好,對吧?

    一場相識一場同事,要我親自出手,我還是稍微有些不忍心的。

    郭某人微笑著倒了一杯酒,麵朝北方灑在地上,遙寄對宗員的哀思。

    然後裝模作樣的寫了一封信,痛斥公孫瓚殺害宗員一家的行為,對他表示強烈的不滿,為自己將來進取幽州奠定了基礎,並且預防萬一袁紹太廢物沒有幹掉公孫瓚,需要自己親自出手的可能。

    宗員的死,拉開了東漢老官僚們在新的亂世時期集體退場的序幕。

    和平時期的老官僚們無法適應亂世爭霸的高節奏和無節操,必然會以一個很快的速度退下一線。

    而新生代的軍閥們會很快接替他們的位置,成就一番事業。

    東漢的時代會隨著老官僚們的退場而逐漸遠去,新的時代會隨著充滿爭霸思維的年輕人們的成長而到來。

    仿佛為了印證郭鵬的這個觀點似的。

    五月中旬,郭鵬在盧縣主持大練兵的時候,得到了一個破荒的大消息。

    董卓死了。

    被司徒王允和中郎將呂布聯手殺死。

    郭鵬得到消息的時候,董卓應該已經死了大半個月了,所以倒推一下,董卓應該是死在初平三年的四月份。

    如果宗員的死隻是亂了幽州,讓幽州的和平局麵不複存在,難以影響中原局勢的話,那麽董卓的死才是震動下的消息。

    自從董卓遷都長安,討董聯盟解散之後,下步入了一個其實相對穩定的時期。

    袁紹公孫瓚爭霸河北,袁術派係在中原站穩腳跟,劉表在荊州,劉焉在益州,董卓在關西。

    互相之間的爭霸維持在地區級別,沒有進入全國級別。

    而董卓一死,下一方勢力忽然消散。

    本來也不是什麽大事,董卓死了就死了,關鍵在於董卓控製了皇帝。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爭霸不理睬朝廷,理由是董卓控製朝廷,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所以大家不聽朝廷的命令。

    現在董卓死了,士人掌權,一旦皇帝發布詔令,大家還怎麽繼續揣著明白裝糊塗,怎麽繼續爭霸啊?

    局麵遭到了破壞,失衡了。

    一旦皇帝獲得自由,對於下所有野心勃勃的諸侯們來都不是好事。

    對於那些在諸侯們身上投入資源的人來,也不是好事。

    大家都已經準備迎接亂世了,你這個董卓怎麽突然就死了?

    就不能好好的繼續做漢賊讓大家方便行事嗎?

    廢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