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覺良好的董卓是沒有預料到有人會聯合起來反對他的,更沒有想到自己一再忍讓的袁紹居然會牽頭反對自己。

    對這些大將軍舊部的政治訴求,他也感到十分惱火。

    不過此時此刻,董卓沒有想到袁隗身上,不覺得袁紹的行動和袁隗有關係。

    因為一力主張冊立劉協的,是袁隗,袁隗主張立劉協,讓自己出力,現在袁隗怎麽會讓袁紹做這種事情呢?

    董卓排除了袁隗的嫌疑,又對自己部下那些勸自己給大將軍何進舊部封官的人大發一通火,幾乎要殺掉他們。

    他們拚命求饒自己也沒想到,這才讓董卓勉強原諒了他們。

    “現在情況已經出現,袁紹那賊子打起反旗要反對我,甚至還要廢立帝王,簡直大逆不道!我絕對不能容許這件事情發生!你們有什麽辦法,立刻來。”

    幕僚們紛紛覺得難以接受,幾個月前廢皇帝的人不就是您老人家嗎?

    現在居然調轉身份做了守衛皇室的忠臣?

    這可真是魔幻現實主義,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不過事已至此,為了大家的腦袋,有人開始給董卓出主意,比如軍事威懾啊,政治打壓啊。

    董卓覺得都不好使。

    最後,還是某個不能訴諸姓名的人向董卓提出了一條十分恐怖的計策。

    那些大將軍舊部的政治訴求是廢劉協,立劉辯,那麽問題的根源就在劉辯身上,隻要把劉辯除掉,靈帝隻剩下一個兒子,那麽那幫大將軍舊部的政治訴求不就成了一場空嗎?

    董卓一想,嘿,還真是如此,你這家夥真是個機靈鬼兒!

    何必去解決問題呢?隻要讓問題本身消失不就行了?

    於是董卓就開始籌劃著如何用簡單便捷的方式幹掉劉辯。

    要幹掉劉辯,肯定是以劉辯的身邊人來下手為最佳,於是董卓等人選來選去,選中了弘農王郎中令,李儒。

    李儒是關中人,劉辯被廢為弘農王之後出任弘農王郎中令,他對這個職位可不滿意,一心想著做更高的職位,離開弘農王府這個毫無前途的地方。

    可是他一直沒有得到可靠的機遇,他也為此感到鬱悶,直到這一回,他終於等來了機會,可是機會本身也是需要付出的,機會隻會留給有準(犧)備(牲)的人。

    “什麽?!”

    李儒被震驚了。

    機會擺在眼前,李儒卻被嚇到了。

    “機會就在你麵前,李君,你要懂得把握機會,記住了,機會不是每一次都會到來的。”

    董半是勸半是威脅的告訴李儒,你不做這件事情,就要死。

    那麽你是選擇做,然後得到榮華富貴,還是不做,自己去死,換一個人來享受榮華富貴,全看你自己。

    李儒經曆了極其激烈的內心鬥爭。

    既然無法青史留名,遺臭萬年也是好的。

    李儒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他現在隻想活下去。

    於是,初平元年正月十二日,董卓邀請弘農王劉辯吃飯。

    席間,董卓硬是要看到劉辯的麵色不好,是生病了,命令李儒端了一碗藥上來給劉辯服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