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安已經高估了自己培訓部的招生計劃,但是卻遠遠低估了海州小學生家長對私立名校的追捧。

    在這個分數至上的年代,追求中考分數優異的私人名校,是每一個有條件的家長的首位選擇。

    即便是家裏沒那麽好的經濟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要不要擴招?”

    麵對如此大好形勢,陳柔有些不確定地問道。

    “擴招,反正這一周隻是測試招生,沒確定錄取人數。我馬上和咱們學院聯係,招取十位應屆畢業生,去參加培訓。特色人才班從原來的八個班,擴成十八個班,學費從原來的三千五漲到四千。”

    市場決定價格,既然行情如此火熱,周安安沒道理把這些錢往外推。

    雖說海州外國語學校給他們培訓部的名額隻有100個,其中80個可以自定,但是其餘的名額不代表他們培訓部的學生不能爭取啊。

    今年海州外國語學校初中部預計對外招收320名學生,來狀元教育培訓過的學生,考上的概率,怎麽也得比外麵野路子的強一點。

    除了那80個確定的名額,剩餘的學生能有一半考上海州外國語學校初中部,那狀元教育特色人才班的名頭也是打響了。

    隻要是錄取的家長,肯定會豎起大拇指,說兩個字,牛比。

    “好的。”

    等陳柔出門,周安安拿起手機,撥通了張主任的號碼。

    按照這個特色人才班的擴張速度,暑假的時候,三四五六年級,縮減為每年級十六個班,至少也要六十四個班。

    而特色人才班的老師,兼職老師又不合適。

    未來這塊業務要穩定發展,必須是全職老師。

    目前,狀元教育全職老師的人數也才不過十六人,至少還需要五十人,才能不影響暑假班的擴大發展。

    這下子,已經超出了當初和院長約定的好幾倍,他真是一個好學生啊。

    即便過了今年的招聘高峰期,以後加上每年全職老師的流動情況,十個應屆生輕輕鬆鬆。

    “好的,我立刻安排一次招聘會。”

    沒想到狀元教育的後續發展這麽迅猛,身為辦公室主任的張浩很是積極。

    學院裏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是決定他們工作成果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

    特別是開創一個穩定的就業渠道,那都是一個工作上的亮點。

    “麻煩了,張哥,晚上招聘會結束一起吃個夜宵。”

    “行。”

    當晚,一個小型招聘會在海州學院第二校區舉行,與會者100多人。

    周安安隻是負責招聘會的前半段,後半段試卷的批改就不是他的事了。

    身為老板,周安安隻需要在陳柔羅列出來的入圍名單裏,選擇需要的人才就好。

    嗯,到時候在筆試成績好的一批人中,選擇顏值相對看得過去的。

    這就是,周安安的主要工作。

    “不知道院長吃不吃小龍蝦?”

    和張浩說完,周安安轉頭問了一下旁邊的施院長。

    前兩次招聘,施院長都隻是出席一段時間,轉身就走,結果這次卻是一直停留在現在,還來趁夜宵。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