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玉啊,愛麗不是也開了一家店嗎,怎麽她就沒什麽生意啊?”

    吃完午飯,整理桌子的童桂香問了一下自己的大兒媳。

    眼見大兒媳的生意這麽好,小兒媳卻沒什麽生意,童桂香那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相對於生活條件不錯的大兒子一家,小兒子家並沒有什麽起色的條件一直是她這個娘的心病。

    “這個我也說不清楚......”

    “爸,小嬸也開了淘寶店嗎?”

    隱約聽到奶奶的話,坐在客廳的周安安驚訝地問了一句。

    先前和老爸老媽的通話中,他可都是沒怎麽聽說過,不過想想也正常。

    對於鄉下來說,一家發達,帶動親戚做同一個產業是很正常的事。

    淘寶那麽廣闊的市場,隻要不搞惡意同款產品價格戰,多一家店根本沒有什麽影響。

    “新開的,賣的也是保溫杯和小風扇,就是沒什麽生意。”

    吃了口冰西瓜,周友良簡單地說了一下情況。

    聽完之後,周安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雖然小嬸的店賣的產品和老媽的差不多,但是牌子還是不一樣的,價格比他們家的優惠,但是因為是新開的店鋪,幾乎沒什麽生意,一天也就兩三個單子。

    對於小嬸憊懶的性格,估計是想打退堂鼓了。

    小叔這兩年在采石場開兩方車(拖拉機)運石子,有老爸的照料,遠遠比那些同行的收入要高,一年少說有四五萬。相對麗州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而言,已經算是很不錯的。

    但是幾年後,周安安清楚地知道,小叔根本沒有存下錢。

    一來是小叔為人爽直,經常請朋友吃飯;二來是愛享受的小嬸,沒什麽固定工作。

    一人賺錢,三個人花,自然不會有什麽餘款。

    這也就是為什麽同樣運石子的那些人幾年後都造了新房子,小叔一家還縮在老房子裏的原因。

    “還是要改變一下。”

    雖說周安安平日裏也看不慣小叔、小嬸的生活習慣,但好歹是直係親屬,不能袖手旁觀。

    最主要的是,這可能關乎到爺爺的未來。

    以學校小賣店的手段暫時改變了大姑父的命運軌跡,周安安放心不下的就是爺爺的命運線了。

    隻要爺爺奶奶還住在老房子裏,家裏沒什麽人在,兩年後的悲劇就可能再度上演。

    如今堂弟周順的工作進入正軌,但要說在兩年內舊房新建,幾乎沒什麽可能。

    唯一的突破店,或許在小叔、小嬸身上。

    要不然,不在老房子上舊房改造,爺爺奶奶說什麽也不會搬地方。

    再者,即便無法修正到舊房改造這一步,也不能讓老房子裏沒人。

    上一次,就是因為沒有人在家照看,爺爺午睡起床走到房間門口的時候血壓升高,摔倒了也沒有人發現,以至於回天無力,在那木門上徒留下幾道深深的抓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