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也是穿著一套漢服,不過,那後背的漢服上,已經被那個大癰的膿給滲透出來,還散發出一股很難聞的味道。

    在讓老奶奶把漢服脫掉的時候,葉晨和阿雅她們看過去,發現老奶奶後背上那個大癰,足足有拳頭那麽大,凸起來,顯得非常恐怖。

    本來老奶奶到了這個年紀,她還沒有出現駝背的情況,也就是因為這個大癰導致她疼痛連腰都站不起來。

    “有多長時間了?”葉晨問道。

    “醫生,有一年多了?”

    老奶奶道。

    “沒有看過其他郎中嗎?”

    那麽大的一個癰,葉晨都很少見過,所以他才好奇,居然長得那麽大。

    如果一開始早就發現,用豬膽汁配合藥方的作用下,三兩就可以治好了。但是,現在這種情況,怕是比較難治療的。

    而且,像那麽大的一個癰,晚上是根本睡不著的。

    一個是疼痛,另外一個根本就不能躺著睡覺。

    這也就導致老奶奶最近都是,吃不好,睡不好。

    “有看過很多位郎中,但是,那些郎中都不敢治療。”

    看過不敢治療?

    這麽一個大癰,不定治不好連老奶奶的命都沒有了。

    按照中醫法,這就叫做背癰,泛指背部癰瘍。發生於背部的感染性疾患,因患者用手反搭,可觸摸到病灶,故名“搭背”,俗稱“背花”,又稱“搭手”,現代醫學統稱化膿性感染。

    背癰因濕熱內生、腎水虧損、陰虛火盛、內蘊火毒、榮衛不從、逆於肉理,素體陰虛、過食厚味,陽氣清浮、熱盛則肉腐成膿。

    現代醫學認為,背癰的發病原因是由於抗病能力低下,或糖尿病日久失治,金黃色葡萄球菌乘虛侵入毛囊,沿皮下脂肪柱蔓延至皮下組織,受感染的毛囊與皮質腺相互融合,進而形成癰毒。

    背癰的典型症狀是,未潰者背部病灶處紅腫高大,質地較硬、邊緣清楚、疼痛劇烈、壯熱畏寒、口渴、心煩、惡心嘔吐、神誌恍惚、軟弱無力、食後即吐、咳嗽、胸痛。

    已潰者先滲黃白稠膿;次流***膿,再出淡紅色水液,有熱象,疼痛隨膿出而減,四周硬塊漸消,腐肉日脫、新肉漸出。

    現在這老奶奶的情況,屬於已潰的情況,但是,有一個很大的癰核,如果單純依靠中醫藥,怕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夠讓她治好。

    葉晨的方法是先給她做外科,把癰核取出,然後再用藥方治療,這樣可以更好治好這位老奶奶的病。

    最主要是葉晨在這逗留的時間不長。

    “葉醫生,我姑母情況可以治療嗎?”客棧老板問道。

    “當然可以。因為我在鎮逗留時間不長,所以,我想盡快給她治好。現在一個是準備一把鋒利的刀,然後再準備新鮮的豬膽汁,再有就是按照我開的藥方給老奶奶喝下,不出一周,老奶奶的情況就可以治好。”

    鋒利的刀?

    這很好準備。

    新鮮的豬膽汁?

    一般豬膽汁,需要在殺豬取豬膽的時候,才可以拿到。

    像在外麵俗界,許多豬都是下半夜殺的,也就是在第二早上才可以從豬肉佬那邊拿到新鮮的豬膽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