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芝龍聽了,稍微考慮一會之後,便寬慰他五弟道:“無妨,當初皇上都擔心倭國那邊猜出來,因此讓你提前撤離。不管怎麽樣,倭國猜到了就猜到了,我倒也想看看,倭國知道是我在統領大明水師之後,他會有多重視?”

    鄭芝豹聽了,便心中釋然了,當即高胸道:“大哥,你不知道,我留著的信,絕對能讓德川家光那個矮子吐血,指不定還會折騰他們官場,最好搞得他離心離德,如此一來,我也算是把之前在京師時,錦衣衛指揮使李大饒提點,學以致用了!”

    “哦?”鄭芝龍一聽,就想問問當初李若璉教了他什麽,不過回頭又一想,自己去打聽錦衣衛內部的事情,好像超過了自己的職權範圍,這可不能櫻於是,他立刻改口道,“好,李指揮使乃是陛下心腹,你一定要好好聽話,好好地為朝廷效力知道麽?”

    “這個是自然,你不知道啊,我在哪信汁…”

    就在鄭芝豹給他哥炫耀他怎麽氣德川家光時候,遠在大明京師的崇禎皇帝,已經通過他們兄弟倆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還有李定國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反饋的消息,對朝鮮這邊和倭國戰事的情況了解的清清楚楚。

    對於李定國和盧大所部萬餘兵力,最終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得在朝鮮的倭軍全軍覆沒,實話,崇禎皇帝是有點意外的。沒想到除了自己這個百戰百勝的統帥之外,其他將領打仗,其實也是不錯的麽?如此一來,至少暫時,自己是可以不去朝鮮戰場了!

    然後他又以旁觀者的身份,仔細地分析了一下朝鮮那邊的局勢,崇禎皇帝感覺,朝鮮北部這邊,可以暫緩經營,而朝鮮南部作為對倭國交戰的根據地,還是不能像如今這樣荒廢,至少漢城平原那邊什麽的,都重新種植糧食,都能減輕很大一部分後勤壓力。

    而且,從鄭芝豹帶回來的消息看,倭國德川家光的賊心不死,在拚老命想繼續增兵。如此一來,就怕鄭芝龍和李定國那邊壓力太大。

    這麽想著,衡量了下可能的後勤壓力之後,崇禎皇帝便立刻給盧象升下了一道旨意,讓他領兵前移,去朝鮮南部坐鎮,以應付可能的戰局變化。至於大軍所需要的糧食,濟州島那邊可以供應一二。另外,從京師起閱一批冬裝和糧食也已經通過津港發出去,應該能趕上朝鮮南部的朝廷大軍過冬。

    這道旨意,最終是用飛鴿傳書到達遼東,這樣速度上就能達到最快。指不定盧象升領兵南下,還能去湊湊熱鬧。畢竟一路上再無戰事,又是騎軍,推進迅速。

    忙完了這個事情,崇禎皇帝便又下旨招來了一直在當太子陪讀的鄭森,也就是被他賜名聊鄭成功。

    在鄭成功見禮的時候,崇禎皇帝細細地打量著。此時,鄭成功已經二十一歲,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紀,英氣勃勃之下,卻也有沉穩之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