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太監文官聽了,都沒有異議,他們知道,皇帝是非常重視災情的,這一次,估計又是要頒布救災方麵的旨意。

    事實上,大明從太祖建國以來,就一直非常重視防災救災。崇禎皇帝在先期所做的防災救災,主要也是恢複、強化以前的一係列製度而已。

    大明朝在災荒方麵,有嚴格規定一整套流程,分別為:勘災,報災,蠲免,賑濟,積穀,捐納,旌獎等等。

    其中勘災規定,不能隻聽裏長上報什麽就是什麽,地方主官必須親自去現場勘查災情。而報災從一開始強調不懼時限和不得匿災,到後來,就強調及時;

    蠲免和賑濟是救災的核心,主要是指可以免除災民的賦稅或者改折,使災民不再付出;或者給出錢糧,無償或者有償地給災民,讓他們能渡過難關。

    至於積穀,就是從洪武年間就開始的,在各地設立預備倉,專門儲藏備賑糧米。捐納是指富裕者捐穀入倉者,可以得朝廷賞賜散官,旌獎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在萬曆以前,大明在抗災防災這方麵,一般多是地方官怠政,隱瞞;但皇帝還是非常積極的。哪怕是傳荒誕不經的正德皇帝,還有一心隻求長生的嘉靖皇帝,對抗災防災方麵都是非常重視的。

    史上最嚴重的關中大地震,死傷百姓達八十七萬之多,就是發生在嘉靖年間。朝廷救災也很努力,甚至派去災區的欽差,戶部左侍郎鄒守愚都在災區感染了瘟疫而殉職。

    不過等到了萬曆年間開始,萬曆皇帝的怠政,就包括了抗災防災這麽重大的事情,也是因此,大明的國運,從萬曆年間急轉直下。到了明末之後,甚至欺上瞞下,視人命如草芥的情況也變得非常普遍。

    比如,戶科給事中楊文舉奉旨帶三十萬銀賑災,結果他卻一路吃喝玩樂,地方官也樂於奉承招待,至於災民,早被他們忘記到腦後跟去了。

    還有,州縣官員事先會探聽勘荒官什麽時候,從哪裏經過。於是,他們就在那個必經之地擺上施粥救災的架勢;堆儲材米鹽菜炒豆,還高竿懸黃旗,書“奉憲賑粥”,周圍全是找來的村民。官不到,一切不動;官一到,就鳴鍾散粥;等官一走,立刻收拾東西走人。

    如此種種,一次兩次好多次,從萬曆年間開始積累,等到崇禎年間時,所有累積起來的惡果一起爆發出來,大明不亡就怪了!

    此時,就聽崇禎皇帝對底下群臣道:“大明疆域廣大,如果災發生在離京師遙遠之地,比如此次地龍翻身,等京師這邊反應過來,就為時已晚。嘉靖年間的關中大地震,災區瘟疫橫行,也是救災不及時的體現。因此,朕絕對,對於我大明救災細節,朕欲和諸位再商討一下細節,而後頒行下,令地方官照辦,可令救災能更及時,減輕災害對我大明百姓的影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