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擔心什麽的時候,朝廷竟然會一改國策,突然就允許漕糧海運。這樣的運氣,還能有誰了?

    於是,樂慶生二話不,立刻和伍忠盟約,並且約定,隻要拿到大清皇帝的玉璽印章為憑,以後他樂慶生就全力為大清收購大清想要的物資。

    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這一次的物資糧草之類,是伍忠能付錢的。以後規模更大,可都是要樂慶生先行運往遼東。因此,他不得不要個保證。

    這個事情這麽順利辦妥,朝廷改漕運為海閱事情,算是臨門一腳。對於這事,伍忠都有點懷疑,該不會皇上做出這個決策,就是為了給他方便?

    可是,想想看,這麽大的事情,又怎麽可能是為了他在辦得這件事情!那也隻能,運氣好了!

    事實上,就隻是拿運河來,之所以開鑿,並不是為了民生,而是為了官府之需。不止是運河,包括官道驛站,在古代來,基本上都是為了統治者自身需要,很少有為民生考慮的。

    如今漕運改為海運之後,運河卻不廢棄,而專門整頓疏通,雖然又可以保持收稅之舉,但也不得不承認,可以算是民用之先例,又豈會是為了伍忠這邊的事情而專門去做。

    其實,伍忠這個事情,能順利地辦成,也算是借了不少東風,不止是漕糧改海運一事。

    樂慶生之所以急於開拓新的錢財來源,除了和遼東做生意利潤極高之外,還有張溥在江南這邊的動靜有關。

    等回頭張溥查到他這邊來的時候,田產方麵,就不是能糊弄得過去了。更為關鍵的是,出去田賦之外的差役,大鹽商那麽大一家子,可都是要服役的。就算不去服役,每次折算成役銀,那都是好大一筆錢的。未雨綢繆,也讓這些大鹽商更想多賺點錢了。

    伍忠留在江南這邊當作人質,他帶來的兩艘船裝滿了糧草物資,還有樂慶生的人,一起前往遼東談生意去了。

    他們以為,這事很順利,卻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在錦衣衛的掌握之鄭就在那兩艘船起航之際,錦衣衛指揮使就派人快馬回報京師了。

    所有的一切,看著風平浪靜,實際上,隻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而已!

    這麽一,也還真是,江南這帶,進入梅雨季節之後,雨就沒停過。

    長時間的下雨,讓張溥的事情也難以開展,畢竟是要去核查糧田,巡查各縣鄉的。下著雨,道路泥濘不,很多地方都被淹了,走都沒法走。

    對此,張溥有點憂心。皇帝早有旨意下來,南方要注意澇情災害。他在巡查地方的時候,自然也在關注水利方麵,發現情況並不是很樂觀。

    聽有經驗的老農,今年的雨水,比起往年要多,很可能會有大災。可一般興修水利,都是在秋季收糧農閑之時,那個時候,也沒多少雨水,利於組織做事。

    如今這個雨勢之下,隻能臨時抱佛腳,冒雨防備重點地段,以防大的澇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