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母後發飆,太子頓時就慌了,連忙請罪。因為他知道,隻要用出這一招,他母後自然就不會責罰他了。

    果然,周皇後見兒子認錯了,她便不再生氣,隻是諄諄教導兒子,一定要多學多問,如此才能做一個像他父皇那樣的有為之君。

    就這麽著,準備花錢來個隆重歡迎儀式的提議,最終胎死腹鄭不過,宮裏發生的這些事情,卻被密報到了東廠提督王承恩這裏。

    他比不上老『奸』巨猾的曹化淳,對於這事,並沒有特別在意,隻是記錄在案,準備回頭稟告給皇帝。

    這個『插』曲,並沒有影響京師的喜慶氣氛,所有人,都會皇上凱旋那一,翹首以待。

    與此同時,在盛京皇宮,皇太極卻聽到了一個讓他不高心消息。

    範文程向他稟告,之前派出聯係明國,想用德王作為調節來謀取好處的事情,果不其然,直接被明國打回來了。據這個事情壓根就沒有往上報,大明皇帝被俘,都不會有交換好處的可能,更何況,如今隻是區區一個藩王。

    看到皇太極心情有點不開心,範文程便勸解道:“主子,明英宗當年被蒙古也先俘虜,原本也想著皇帝為要挾,『逼』迫明國答應他們的條件,可是,明國當時壓根就沒有多考慮,直接另外立了皇帝。有這樣的先例在,他們不答應也就不奇怪了!”

    聽到這話,皇太極心裏還是不開心。就好比他以為自己手中握了一副王炸,結果這個打牌的規則是,王不能炸!這個心情,可想而知。

    因此,就聽他有點不高胸道:“那你為何當初還要提議向明國此事?”

    “奴才以為,不定可以呢?試一試,終歸隻是派個人去聯係一下而已,萬一成得話,大清就賺了!”範文程連忙解釋了一句,而後歎了口氣又道,“沒想到明國果然沒同意,這也算試出了明國官場的態度。”

    這話得也有道理,皇太極畢竟是皇太極,是滿清最為英明的皇帝之一,想了想,便不計較了,不過心中多少有點不甘心,便自言自語道:“沒想到明國藩王的價值,還比不上我大清一個固山額真!要是能換回來一千匹戰馬,那也好啊!”

    範文程一聽,便知道皇太極占不到一點便宜,心中多少還是有點怨念。這麽想著,他便想再開解一番,就又奏對道:“主子,圖爾格他們雖然才一百來人,可都是我滿洲族人。我們大清之所以如今還偏居遼東,而不是繁華的中原地區,是戰力不及明國麽?非也!而是人口不足!因此,奴才以為,明國其實打錯了算盤,竟然會歸還我滿洲族人,如此一來,我滿洲族人隻要還在,就算這次給了明國一千戰馬,下次搶回來便是。有句俗話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就是這個意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