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科第一天,就碰到院長大查房。醫生護士,進修的醫生,實習的學生,醫務處的,幾乎都快過五十人了。

    就這,好多護士都沒參加,因為有大量的液體要配伍,沒辦法參加。

    內科查房不像外科,外科都很明朗,該做啥手術做啥手術,實在檢查不出來,那就剖腹探查。探討最多的就是術式,誰主刀。

    而內科,首先得談個機理機製,病種分級、用藥種類。到底是用何種藥物更加好,用多久,多少劑量,有沒有禁忌症。

    歐陽當了院長也沒放下業務,仍然在學習,她查房還要提問,對主治、轉科、實習、進修的醫生進行隨床提問。主管醫生還要負責匯報病情。治療方案,合適不合適,當時就要討論。

    不合適,還要當場訂製合適的治療方案,一個早上都查不完。

    又不能查都一半就結束,她們直接連著中午查房。身體差點的醫生絕對熬不住。站都站不住,何論還要抽空修改當天的醫囑。

    張凡問題不大,幾個醫學院的學生和進修的就有點吃不消了,因為從來沒碰到過,這種高強度的查房,偶爾偷偷的靠牆站一會。因為他們懷裏還抱著病例。雖然是塑料夾子,可十幾份病例摞一起也很重。

    歐陽的提問很專業細致,經常問的下級醫生啞口無言回答不上來。她比較嚴厲,當場就要上級醫生回答,上級醫生回答不上來,那立馬就翻書,一點情麵不給。

    她查房的時候,醫生們都緊張的要死。在病房裏,當著病號的麵,讓她數落一頓,真心難受。

    今天的查房倒是對張凡沒提問,張凡內定外科。說不定就回答不上來,她不了解張凡和李曉的關係,算是給李曉麵子,沒讓張凡下不來台。

    歐陽老太太,個子不高,可自帶院長光環,給大家的壓力特別大。再加上她又很嚴厲,弄得幾個轉科的兢兢戰戰的,氣場逼人啊。

    查完房,還有好多病程要記錄。今天是大查房,主管醫生和下級醫生都隨身帶著筆記本,要當場記錄上級醫生說的口頭醫囑。

    然後要在病例裏麵體現出來。內科的病例比外科要求高好多。比如骨科車禍的,很簡單,就是車禍導致那根骨頭骨折了。時間、地點、人物、受傷程度OK了。

    內科不行,得從發病開始精煉出來,治療過沒有,何種治療,效果如何,加重了沒有,有沒並發症。平時服藥治療了沒有。

    內科的病例對用詞、語氣是相當考究的。可、尚可、好等詞語,用的地方都不一樣,你要用錯了,歐陽能用手指頭,點死你。

    用藥也繁雜,外科用藥就哪幾種,抗生素、止血藥、活血藥,了不起用點白蛋白、輸點血漿、能量。按消耗給藥就行。

    內科不行,同一類的藥物個體差異很大,有的人可以用,有的就不行。

    粗通內科簡單的很,一個住院醫在科室三個月就大概夠用了,可要想精通就難了。首先基礎的紮實,從生理到病理、從組胚到生化都得熟背精通,拿起來就能用。

    碰到病種才翻書,那隻不過是個入門的醫生。觸類旁通,一個好的內科醫生,能從你的口味中分析出你的身體狀況,看一眼你的臉色,就對你的身體狀況有個大概了解。

    要達到這種程度的內科醫生,沒有個十幾年紮紮實實的學習,思考總結,想都不要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