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張凡轉頭,婦產科的主任小聲的給張凡說了一句:“見紅了,雖然摔倒後沒有撞擊到子宮,但是還是導致生產提前了。現在的情況是胎位異常。”

    人類能超越其他動物,就是因為大腦。其他動物一肚子能生四五個都輕鬆,可就是因為大腦,人類就容易難產。

    這玩意怎麽說呢,就和打槍一個道理,子彈必須順著槍管,然後擊打旋轉,子彈才能飛的遠。可子彈要是橫在槍管內呢?

    胎位異常,大概就是這麽個道理。

    以前的時候,實在不行的時候,才會進行剖宮產,因為當時各項技術條件導致剖宮產還是很危險的。早年的醫生在這個時候,會想辦法矯正胎兒的胎位,比如醫生會伸手進入引道,在孕婦極度疼痛的狀況下想辦法擺順胎位。

    或者用產鉗!

    而到了現在,如果家屬不好說話,或者醫生心理素質和技術不過關,往往會省略這一個過程,直接拉上手術台開刀。

    比如說產鉗的使用,在婦產科有句話是這麽說的,剖腹產手術做的好的醫生,未必敢用產鉗。

    早些年,金毛婦科學會的一些專家強烈建議停止或者廢止使用產鉗,不是說產鉗不好,而是因為產鉗的使用太需要技巧和經驗了。

    用的好,產房內就是驚豔,所有的醫生護士都會崇拜你,用的不好,尼瑪就是催命。

    張凡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呂淑顏,呂淑顏立刻擺好姿勢,雙手把彩超探頭遞給了張凡。接過探頭,檢查過後。

    張凡對著婦產科主任還有呂淑顏輕輕的指著屏幕說了一句:“胎心有減弱的趨勢,不能等了,上產鉗!”

    產鉗的優勢也很明顯,能加快產程,孕婦休息一天就能下床活蹦亂跳,而剖腹產最少也要一周甚至更長,損傷更大。

    別看孕婦肚皮上隻有欠欠一條線,可肚子裏麵的肌肉直接就是撕開的,內在結構產後幾乎就是粘連的。

    “趙博士年紀不小了,而且產力也不足,用產鉗……”

    產婦年紀超過三十五,剖腹產的幾率就會明顯提升,甚至已經發展到高齡產婦都無權順產了,因為相對剖腹產的損傷來說,高齡產婦順產更危險,醫生不會去賭,這一點是好的,畢竟醫生賭的是別人的生命。

    “我覺得可以!”張凡仔細有看了看屏幕後,確定的說道。“把麻醉科的主任叫來。”

    說完,張凡對著趙燕芳說了一句:“用產鉗了,你忍的住嗎?”

    “沒事,我能堅持。”

    趙燕芳已經死了半條命了,可仍舊堅持的點頭。為母則剛,或者說,這種人的性格本就如此。

    硬膜外麻醉,這個和全麻不一樣。

    全麻相對來說,就是吸兩口就睡著了,然後給藥維持。

    而硬膜外,首先要讓患者抱著雙膝蜷縮成一個大蝦米,然後在脊柱邊上的椎間孔進入。

    趙燕芳大肚子現在已經疼的要死,所以,張凡讓麻醉科主任來,一般麻醉醫生未必能打進去。

    “路寧,你個混蛋,路寧,啊,畜生啊,疼死我了!”

    趙燕芳抱著雙膝的時候,疼痛加劇,讓一個驕傲的女科學家也不得不破口大罵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