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個貨倒好,進了普外祖係,卻想著和外麵的人玩,拉著李存厚帶著趙燕芳,剛開始的時候,頂級大佬都不怎麽在意,對於他們來說無所謂,可對於頂級的一些專家學者,就心裏不忿了。

    尼瑪有錢,也不是這麽浪費的,你一普外的懂感染嗎?還搞結核,知道結核是啥樣的嗎?

    結果,成了,結核藥物讓張凡給弄出來了!

    結核杆菌是高GC(鳥嘌呤G和胞嘧啶C)的細菌,就是說它的遺傳物質信號特別多特別穩定,如果按照先進落後來類比的話,結核細菌就是細菌內部最先進的一類。

    這就讓內科醫生想著不搭理張凡,最多也就人後羨慕羨慕而已,但絕對不會帶著張凡一起玩。結果,這個貨自己搞出一套來了,現在不是他們帶不帶張凡玩的事情了,而是張凡帶著他們玩的了。

    所以,嘴上不說,心裏的這股子氣真的難受啊,一個掏大糞的都能成感染專家,這尼瑪還有天理嗎,還有王法嗎?

    學術界有這麽一個傳說,院士之下皆為螻蟻,有人甚至說過,就算是長河要是想申請個什麽主席之類的職位,也要四處奔走,求人討好。

    不過在醫療圈有點差異,醫療圈的確院士很厲害,但還達不到一言蔽之的地步,因為這玩意要看療效,你說的話,或者你做出來的東西,是可以迅速的看到結果的,所以到了頂級這一圈,壓製力就不如其他學科了。

    比如當年華國物理界的爭論,幾十年後才看到到底誰更有遠見,可醫療就不用,比如當年有個胰腺癌的患者,而且患者又特別的特殊。然後需要手術,這個時候,有人出來接手,其他人絕對不敢說什麽,因為這玩意太容易了,你能你上,你不上就別比比。

    要是這人做失敗了,然後有人站出來說,你應該怎麽樣怎麽樣,瞬間就能給你弄來第二個一模一樣的患者讓你上。

    這玩意得靠真功夫的,嘴上說的不算。

    這個是有例子的,03以後鍾老頭被噴的都快成罪人了,什麽老頭就會用激素,其他啥都不知道,當時真尼瑪找不到類似的患者了,真的,估計老頭也生氣壞了。

    結果後來又來了一個差不多的,然後沒人噴了,有時候想想,覺得太尼瑪好笑了。

    匯總通報完畢,休會五分鍾,因為好多人的年紀都大了,得給人家休息的時間,主席台上的院士們倒是沒怎麽閑聊,全都看著茶素的發下來的試驗數據。

    倒是坐在下麵的一群人,交頭接耳的比較多。這玩意,交頭接耳有不是說話權,不過今天來茶素,他們真有點不吐不快的感覺。

    “這硬生生的用錢砸出來了啊!你知道不,這小半年,我手裏已經接到三四份離職報告了。留下的也沒以前那麽聽話了!”

    “嗨,我也一樣,現在我們的這點津貼,放在茶素,就等於是侮辱人,可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啊,現在的年輕人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