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爸爸則不同,以前的時候,和張凡三句話就能開始頂牛,張凡沒上班的時候,經常和自家老子吵架。

    後來上了班了,張凡倒是退縮了。也不和老子吵了。

    可老頭對於女兒,那就直接換了一個人一樣,張凡喊一聲爸,他老子心情好了搭理一下抬抬眼皮,心情不好了,就如同耳背一樣。

    而靜姝喊一聲,說個不好聽的話,老頭就如同撒了花的老狗一樣,嘚啵嘚啵的湊到跟前不說,還要搖著尾巴,深怕慢待了。

    所以啊,人的心是偏的,還真的一點錯都沒有。

    一家人熱火朝天的準備著過年的吃食。大雪慢慢的飄下,越發的有一種過年的氣氛。漫天的大雪,讓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不少,家裏的燈光卻格外顯的家裏的溫暖。

    南方的春節,往往都是花紅柳綠,很多南方人都去看花市,可作為西北人的張凡,總覺得過年不下雪好像就如同豆腐腦是甜的一樣,也不是不能吃,但就是吃不舒服。

    而茶素的春節,才更能讓人覺得,這就是過年,這就是萬物靜籟的感覺。

    因為天氣的緣故,西北過年的時候,往往會準備很多很多的食材,雖然現在超市天天營業,但家裏有老人,總是會是會準備一堆食材,總好像預防著什麽一樣。

    張凡家裏今年算是格外的熱鬧。

    張凡老娘和老爹炸著麵食,畢竟西北人嗎,也就對麵食更擅長一點。

    油果子,算是西北的一種特色麵食小吃。張凡笑的時候特別愛吃,但當年條件不好,就算過年也不能敞開了吃。而現在,能敞開吃了,總是好像覺得吃不到當年的味道了。

    在西北,特別是蘭市附近的周邊農村,一個主婦如果做不好麵食,反正在家裏地位是高不起來的。

    油果子,講究一個看起來金黃,吃起來酥脆而幹紮。張凡給大家倒好了茶水後,就站在媽媽身後靜靜的看著老太太做麵食。

    麵粉中打進幾個雞蛋,然後最主要的是在麵粉中放入一定量的早就煉製好的大油。油炸的麵食,其他人怎麽做,張凡不太知道。

    但家裏的這個,張凡媽媽偷偷給張凡說過,酥不酥全靠混在麵粉中的大油。

    當麵粉變成麵團,然後在張凡老娘利索的雙手中,慢慢的被擀成五公分寬,二十公分長的麵餅。

    然後,用蜂蜜和紅糖麵粉調和出夾心。紅糖是用來上色的,而麵粉是為了增加粘稠度。

    一層麵餅,一層朱紅色的夾心,然後再來一層麵餅。

    麵餅已經被揉搓的帶著一股子的油光水滑的感覺,三層的結構輕輕摞在一起,然後快刀切,一切一雙筷子寬的小麵條。

    然後,在輕輕扭動一個方向,就如同三條線扭在一起的螺絲一樣。

    最後,開炸。西北人製作油炸麵食的時候,往往都會在植物油中放一點動物油脂,這樣會降低油溫,不至於麵食表皮被炸焦黑了而內裏還沒熟。

    當白淨的麵條如同魚兒一樣進入了金色的油脂中,一條一條的進入油鍋中,然後油脂中的煙氣忽然帶著一種小麥的香氣慢慢的散發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