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山,碧水長天。

    坐在船艙裏,兩岸的風景是十分的秀美的,隻是貞娘此刻卻顯得有些無心欣賞,她一直在琢磨著羅文謙的那翻話。

    從最大的惡意來揣測,也許是羅文謙他們同秦家有生意之爭,因此,以這個話來阻止李家參入進去。但說句實話,貞娘覺得這個可能性或許有,但絕不會太大。雖然羅文謙這家夥有時候挺憋壞,但倒底還是磊落之輩,若真是有什麽生意之爭,應該能夠明說的。

    那若不是生意之爭,那便確實是好心了。秦家確實跟韃子有牽連,而且已經被戚帥的人盯上了,如此,秦家是險地,可秦家於自家老爹有救命之恩義,此等恩義,重於泰山,又豈能真的無事般避開,那恩義何在?

    當然,這還不是最讓貞娘糾結的,真正讓貞娘糾結的是關於後世族譜中的一段軼聞記事,說的便是李進財這一支奪得了李氏墨坊之後,而其他的李氏族人自是不甘心的,其中便有一房偏支在幾年後發跡後,想從李進財手裏奪回李氏墨坊,可就在快要勝利的時候,這一支卻突然以勾連韃子的罪名被捕下了大牢,最後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下場淒慘。

    因著是勾連韃子的罪名,自不是什麽風光的事情,因此,這一段事隻是以一種軼聞的方式記錄,甚到有關的家族也隻是以某一支命名。

    難道族譜裏所提的這個某一支,正是李家八房這一支?貞娘不由的想著,一手握著拳頭輕輕的敲了敲額頭,仔細的算來其實是有些可能的。比如說,李景福心心念念的便是賺錢贖回李家八房在墨坊裏的份子,而墨坊更是李老掌櫃的命根子,又怎麽可能最後眼睜睜的看著李氏墨坊落到李進財的手裏,如此,爭鬥再所難免。而李進財絕對是一個心狠手辣之輩,再結合羅文謙所提醒的,若是秦家真跟韃子有瓜葛,而李家八房又跟秦家扯上的話,又豈能不為李進財的乘?

    當然,如果已經沒李進財什麽事了,而李家八房到底是不是軼聞中所說的那一支也不得而知,但不管如何,此事總得慎重一些才是。

    秦家的恩義,李家八房記著,但秦家的生意,貞娘是打算不讓老爹插手進去了。其實就不說羅文謙說的這個事情吧,恩義歸恩義,單純些挺好,可這若是夾纏進生意的利益進去,其實反而不好的,想著,便出了艙,到隔壁船艙找老爹說話去。

    隔壁船艙,李景福正跟鄭複禮吃著茶,聽鄭複禮說一些貞娘在南京的事情。

    “爹,怎麽就你們兩個人,他們幾個呢?”貞娘說的自是那幾個跟著去南京發展的子侄等人。

    “艙裏悶,他們到外頭耍去了。”李景福道,一邊鄭複禮看出貞娘要找她爹說話,便不打攪,道:“我去看著他們。”說完,便掩了艙門出去了。

    李景福拍了拍凳子衝著貞娘道:“來,坐,再細細跟我說說南京的事情。”

    “嗯。”貞娘點點頭,隨後將南京墨莊以及一些南京的風土人情什麽的都說了說,隨後又問道:“阿爹,你到南京有什麽打算?”

    “嗯,我也沒什麽打算,隻不過跟秦家約了在南京會麵的,嗯,上次在山西的時候,秦家跟我提過,他們想拉我合作開個南北貨行,我在南京這邊收些米糧茶葉啊什麽的,而他們秦家專收北地的藥材和皮毛馬匹什麽的。正好一個坐商,一個行商,可以滿足南北兩地貨物的來往。不過,你知道爹的,爹的性子是有些懶散的,再說你大哥又有個油坊,也幫不了我,所以,爹怕做不好。”李景福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