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徐二夫人送來帖子,請您明日參加承恩寺踏青祀福會。”這時,管事的拿了一張帖子上來站遞給韓李氏道。

    “不去。”韓李氏拿過帖子,就丟在一邊,她這次叫這徐二夫人給坑死了,根本不想再理這徐家人。

    貞娘揮揮手讓那管事下去,然後拿過帖子看了看:“大姑,這個祀福會還得去參加。”

    貞娘勸著,如今大姑父收這麽多地,又是商戶人家,鐵定會被人盯上的,到時又哪裏能抗得住。所以,這些田地,最終還得徐家人來吸收的,要不然,韓家掌著這麽多的土地,到時,還不讓人生吞活剝了呀。當初,她跟大姑父定這計劃時,徐家可也是重要的一環的。

    終歸這次收地,隻不過是自保而已。

    再說了,若沒有這些地,海瑞幾年後怎麽去查徐家的事情啊,貞娘一點也沒有去改變曆史的欲望。

    “唉……”韓李氏長歎一聲,接過帖子,說不去不過是氣話罷了,又哪能真不去?若是得罪了這徐夫人,說不定就會連累了夫婿,這點輕重她也是知道的。

    “大姑,別喪氣,這欠了債的,總是會還的。”貞娘淡然的道。徐家三兄弟的結局可是發配。

    “貞娘陪我走一趟,雖說那些個夫人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但你以後在南京做生意,有些時候總免不了要打些交道的,認識一下也沒壞處。”韓李氏道。

    “嗯。”貞娘點點頭,自是明白的。

    “嗯,貞娘來南京也有些日子了,是該出去走走。”黃氏也點頭道,她的心思跟韓李氏倒是不一樣的,黃氏大多是想貞娘出去走走,好讓一些個婦人識得貞娘的好,如此,貞娘的親事,自有婦人求上門來。

    如此,也就說定了。

    承恩寺,是景泰年間,大太監王瑾奏請在三山街附近修建的,距李家和韓家都不遠。隻可惜,曆史上,承恩寺在一九零零年時被一把大火燒了個幹淨,隻留下地下部份遺跡。

    第二天,正是春分時節,下著微微細雨。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貞娘隨著韓李氏進了承恩寺,徐二夫人已經包下了寺院後麵的桃園,韓李氏領著貞娘到時,徐二夫人還未到,不過,倒是有些三三兩兩的婦人先到了,在園中的亭子裏賞景喝茶,最主要還是聊天。

    韓李氏領著貞娘過去,倒是引得一些婦人的好奇。

    等得知道貞娘便是如今李墨的大掌櫃,那就更有些驚訝了。當然,亦有那跟田家有關係的商家聽過貞娘克婦被退親的事情,自不免有些竊竊私語。

    而貞娘自從被退親後,這樣的私語聽過不知有多少,早淡定了,也計較不過來,隻是規規矩矩的見禮一翻,不失禮節就成了。

    這情形,落在那些婦人眼裏,倒不免有些寵辱不情的樣子,再加上一個姑娘經商本就不意,倒也引得幾家商人婦的好感,尤其是一位桐油商的秦娘子,貞娘還得了她的見麵禮,也被幾家人家邀請著私下常走動。

    這跟後世的一些商業聚會差不多,聚會上,大體也就是認識一下,交換個名片,若是以後有機會,再繼續交流,如此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