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新年,李家六房七房八房九房四房是聚在一起過的。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家族也是這樣,李家幾房在分開多年後,如今又算是走到了一起了。

    而六房這邊,因著李進財之事,六老爺子生了一場大病。而潤哥兒因著沒了爹,整個人的也顯得消沉了不少,金花姑姑看著不是個事情,便把六房在李莊的產業暫時交給莊頭長根打理。她帶著六老爺子和潤哥兒,也搬到了祖宅這邊。

    終歸一家人,在一起說道說道,能寬寬心。

    整個新年,喜慶的氣氛,再加上互相走動的妯娌,李家如今倒是歡聲一片。

    喜哥兒成日帶著佑哥兒和潤哥兒上房揭瓦的。

    若不是過年這幾天,不興打孩子,依著趙氏的脾性,這三小孩一頓炒肉絲少不掉的。

    如此,轉眼就二月份了。

    “貞娘啊,這次去南京,你打算帶幾個什麽人?跟七祖母說說,七祖母幫你安排。”墨坊裏,貞娘陪著七祖母和自家爺爺在各坊轉悠著。

    這已開春,墨坊的旺季又來了,如今整個李氏墨坊,從點煙到和墨,翻晾等,就找不到一個閑人。

    “嗯,目前南京什麽情況還不太熟,我先過去不用帶許多人。”貞娘說著,然後琢磨著道:“馬嫂這些日子一直跟著我,我也用的上手,就馬嫂一家三口吧。馬哥既是搗墨的好手,又有一膀子力氣,這一路搬行禮什麽的也少不了他。小丫手腳勤快,眉眼靈活,也可以跟著我幫我跑跑腿。”

    小丫就是馬嫂的小閨女。馬嫂幾次在貞娘耳邊說過,想讓她跟貞娘一段時間,貞娘也看得中,便借此機會提了出來。

    “嗯,馬嫂一家三口可以。”七祖母亦點點頭,這三個倒是正在她的預計之中,畢竟貞娘自入墨坊以來,馬嫂便是跟著她的。怎麽著也算是貞娘身邊的人了。

    “再就是鄭大哥吧,他跟秦師傅學了熬膠和墨之法,南京的墨莊肯定需要這麽個人,再加上他每年也要跟著邵管事跑兩趟南京,對南京那邊比較熟,一些行業的人脈也有,我覺得他去合適。”貞娘想了想又道。

    “不錯,這個就算是你不說,我也會建議的,南京那邊的產業也多是複禮跟景明那一房打的交道,有他跟著一起去,你能快速掌握南京那邊的情況。”

    說到這裏,李老夫人臉色卻是一沉:“近些年來,南京的產業不但收入越來越少,反而還讓我往這裏倒貼了不少的修繕費用,邵管家覺得不太對,但他畢竟隻是管家,再說了景明那邊給的理由也合情合理,我也不好多說什麽了,你這次過去,就好好給我查查這事情。”

    “好的,我記下了。”貞娘點頭。

    當年,李家在南京的墨莊規模相當大的,雖說後來因貢墨之故,賣掉了一部份,但還有一部份房產留著,別的不說,當門店的收入也該有不少的。

    “對了,七祖母,我還要帶一個人,二狗,這做生意的,難免要跟街麵上的一些閑漢混子打交道,這方麵的道道二狗熟,有他去這方麵的麻煩要好處理一點。”貞娘想起什麽的又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