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沒找到關鍵的話,便是千難萬難。

    秦師傅等不及想試試,就讓鄭複禮去準備材料。

    鄭複禮應了一聲,就匆匆離開,臨走前有些複雜的看了貞娘一眼,這位貞姑娘於製墨之道理解頗深,較之他更要高出一籌,有些不甘。

    但一個女子要把墨技練到如此程度,其中付出的艱辛亦不足外人道也,就憑這一點,鄭複禮也不得不服。

    鄭複禮離開後,這邊繼續,和墨入膠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杵搗壓模等等,這些自不需要貞娘再動手了,自有一幹墨坊的工人去完成,如此,直到墨成還得十來天,畢竟墨有一個陰幹的過程。

    接下來就是耐心等待。

    如此,一過就是半個月,這半個月對李氏墨坊來是喜事連連的,首先鬆脂油的煙煤已經燒好不少,俱是級品的鬆煙煤,隻要之後的和墨不出問題,這一批鬆煙墨品質甚至高於往昔。

    再就是再和墨已經完工了,今天可以驗墨了。

    “貞姑娘,成了,這是我們試出的墨色。”秦師傅拿筆在硯台上沾飽了墨汁,在宣紙下留下深淺不一的線條。

    盡管隻是線條,但亦能看出墨色光潤黑亮,筆勢十分的流暢,層次感分明,便是墨色淡處,亦有鋒銳之感,墨骨初成。

    “墨色絕佳啊,最好是再找一個名人試試墨,這樣,這再和墨的名氣就能打出去了。”一邊邵管事也一臉激動的道。

    李氏墨坊已經好久沒有出新墨品了,這再和墨絕對會大出眾人意料。

    “東圖先生怎麽樣?”貞娘問。

    “他曆來隻幫程家試墨,我們請他出手不容易吧?”邵管事擔心的道。

    “嗯,不好說,試試唄。”貞娘道,當初東圖先生買下程家的五石散墨後,因硯台的問題,使得磨出的墨汁起泡,為此東圖先先還找程家質問呢。

    當時,便是貞娘找出原因的,不管是程家還是東圖先生,總算是有些情麵,請一請,或許能答應也未可知。

    另外,貞娘還記得這位東圖先生將在隆慶元年高中舉人。

    之所以知道這個,倒不是前世貞娘對他特別關注,而是此人在休寧實在是一個名人,縣誌裏麵多有記載,而貞娘前世亦是徽州墨業之人,對這方麵關注的多一點,也就大略的記得。

    “嗯,那就試試。”李景東也點頭。

    於是就這麽說定。

    邵管事揮了揮手,叫一邊的夥計來收掉桌子,那夥計做事匆忙,一不小心,袖子帶著一塊墨掉在了地上,啪的一下那墨就斷了。

    那夥計嚇了一跳,連忙鞠躬道歉。

    貞娘這時臉色卻變了,倒不是因那夥計將墨砸碎,而是感覺墨的硬度不對,砸碎在地上的聲音太脆了點。

    這時,秦師傅也聽出聲音不對來了,撿起地上的墨,又丟在地上,又碎了。

    “貞姑娘,墨的硬度有問題。”秦師傅道。之前隻顧著墨色等問題,竟忽略了檢測墨的硬度。

    “是啊……”貞娘也蹲在地上,看著碎墨,墨色品相氣味什麽都好,卻偏偏在硬度上出了問題。

    兩人這又琢磨了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