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樓二樓。

    北麵,首座是知府徐大人,左右下首分別為墨務官黃大人,監墨官言公公,還有一個一身道士裝扮的朝廷供奉雲鬆道長。

    然後依次是程田二家主事。

    程家是程三爺爺和程氏新秀程大約,田家是田家家主田槐安和田家長子田本昌。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大堂中間。

    整個大堂,中間的桌子已經被清空了,換上了兩張條桌,條桌的左右,各擺了一盒墨,墨的邊上是兩方硯台,兩方硯台的中間,擺著一隻香爐,淡香嫋嫋。

    左右兩邊,兩名宮裝女子手持玄墨正在那硯台上磨著,紅袖添香,頗有韻致。

    幾名文士,此時揮毫潑墨,沒一會兒,幾副字畫便成形了。

    當然,此時評的並非字畫,而是用來書寫字畫的墨。

    “程氏的這錠‘玄元靈氣’墨,用的應該是桐煙和漆煙的配方,墨色黑,透光清爽,尤其是淡墨的情況下,層次分明,各層次的顏色都能守的住,沒有滲透感,非常出色。”此時,左手的王世貞指著自己的畫對在場的眾人評定道。

    王世貞,乃琅琊王氏後裔,為明朝中後期的文壇領袖人物,當然此前,其父被嚴蒿謀害,他辭官守喪,專著文事,如今嚴世蕃已被斬,嚴蒿也被抄了家產,現今隻是一個等死的貧弱老頭,嚴家在朝中的勢力一掃而空,王世貞隻等適當的時機出仕就成了,日後成就不可限量。

    這次墨務官黃大人可是下了大力氣請他來評墨的,對此次貢選可謂費盡心力。

    此時,眾人順著王世貞的指點看著那畫,果然,墨色清透,尤其是淡墨處,並不顯的無力,雖隱約,但層次分明,有連綿不絕之感。

    在坐在眾人要麽都是墨務精英,要麽便是文士名人,對於墨都有著獨道的見解,自然明白,這種情況,便是此墨已具墨骨。

    “好墨,好墨。不愧是有玄元靈氣之稱,果然玄妙而透著靈氣。”一眾人都擊節讚歎。

    “鳳洲先生,那不知田墨又如何?”這時,坐在左下首的墨務官黃大人問道。而鳳洲正是王世貞的號。

    “當然田氏的這錠‘玄香丸’也頗為不錯,墨色沉穩但無氣沉之感,反頗有亮眼之處,墨濃而不滯,寫來暗香浮動,亦是頂尖之墨,隻是此墨新成,墨性燥了點,因此,世貞認為,田墨較程墨稍遜一疇。”王世貞道。

    眾人俱相視一眼,之前,東圖先生也已評定,程墨更勝一疇,如此,今番入選貢墨的墨坊便基本有數了。

    程三爺同程大約叔侄聽完評定後,相視一眼,心中長出一口氣。知道這個貢墨的名額七八成到手了,當然,沒到最後的公布,還是不能放鬆。

    說起來這次還真是好險,本來他們是沒把田氏放在眼裏的,而先前他們準備參加競選的並不是玄元靈氣,而是另外一錠墨,這墨的成本比玄元靈氣要小一點。

    需知貢墨製造,就其本身而言,其實是虧本買賣,而各墨坊之所以要爭貢墨,一是材料的優先權,二是貢墨這塊牌子帶來的附加效益,而非貢墨本身的效益。

    所以在爭取貢墨的時候,在對貢墨權有把握的情況下,各墨坊曆來約定成俗都是選取成本小一點的墨參加競選,這樣,製造貢墨就能少虧一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