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AA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季前賽,也就是熱身賽,這個階段的比賽成績並不會計入最後成績,所以勝負並沒有那麽重要。旨在磨合隊伍、檢查訓練效果、考察新隊員。

    季前賽比賽的雙方均不是同一賽區的大學隊,采用主客場形式比賽。

    因為不是一個賽區的球隊,所以雙方在季前賽打過之後在常規賽並不會遇到。但若是打到後麵,進入64強時雙方還是可能遇到的。所以,這即是磨合、檢驗隊伍,又是相互間的偵查和摸底。

    特別是對於那些種子球隊來說,這就是64強賽的一個預演,雙方對比賽的重視程度並不亞於正式階段的比賽。

    第二個階段就是常規賽,常規賽之前各支球隊要進行多項準備工作,比如通過對季前賽的錄像資料、統計等加以分析,從而改進和穩固本隊的打法,了解本區對手的情況等等這個階段的比賽都是主客場製,比賽的勝負會以積分形式計入總成績,最後加以統計。

    每個區戰績的第一名將直接進入第三個階段,也就是64強的比賽。

    所以說,常規賽才是正式的比賽,真刀真槍的拚,到了關鍵時候,一場比賽的勝負甚至可能就會影響到是否能進入64強。所以常規賽越是到後邊也就越是激烈,比賽也會更加的白熱化。

    第三個階段,則是64強賽,也被叫做瘋狂三月,因為一般在每年的3月1號--3月31號之間。

    這個階段也是NCAA最激動人心,也最為緊張的階段,整個3月,無數人都會關注NCAA。在美國國內,這個時間段所有賽事都沒辦法和NCAA相比,就是NBA的受關注度也不如NCAA的瘋狂三月。

    之所以如此的瘋狂,一是因為NCAA都是以學校為單位,不但會吸引各個學校的無數學生的關注,還會吸引這個學校畢業的無數校友的關注,每一場比賽都會有數萬觀眾到現場看球,十分火爆。

    另一個方麵則是因為比賽本身,64強賽一率采取單場淘汰製,一場定生死,所以格外的緊張和刺激。

    而且,參加NCAA的都是大學生,年齡普遍在二十歲左右,不像NBA球員那樣心智已經成熟,這些年輕人心智還未完全成熟,打球有時候比較情緒化,比賽結果也往往會出人意料。

    比如說一個區的頭號種子遇到16號種子,或許會爆出大冷門,16號種子幹掉了頭號種子。

    這種概率雖然很小,但並不是沒有,也正是因為這種結果的不可預測性和多變性比賽才格外的吸引人。

    從季前賽,到常規賽,再到64強賽,最後決出總冠軍,這便是NCAA!

    如今距離季前賽還有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UCLA棕熊隊已經感覺到了時間的緊迫,在卡爾教練的要求下,球員們的訓練量也加大了不少。

    與此同時,對於各種戰術的演練,隊員之間的配合,在球隊中的分工等等都開始明確。

    就比如說今天,卡爾教練的意思就是演練輪換陣容,也就是在一個或者幾個主力球員下場休息時的陣容,以一個或者兩個主力隊員,帶上三四個替補隊員,形成一套獨立的陣容體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