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陽公主,她所考慮的,遠比我們認為的要深遠。”

    如熙道,“她選擇離開,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太祖。”

    “為了太祖,這話怎麽說?”許攸問道。

    如熙頓了頓,道,“因為舞陽公主深知自己哥哥的能力,他選擇離開臨安府,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狼狽出逃,而是蒼龍入海,猛虎歸山。

    回想曆史,當時的宋室,偏安一隅,苟延殘喘,若不是太祖不忍連年征戰,百姓困苦不堪,也不會孤身投軍。那北方的大片河山,都是太祖帶人給打下來的,鎮守的武將,也大多與太祖有袍澤之誼。他們真正欽佩的,是太祖這個人,而不是軟弱無能的南宋皇帝。”

    如熙一點點向大家分析道。

    感謝謝清淮逼迫她讀的那些史書,讓她對那段曆史十分熟悉,所以才能這麽自信的站在這裏分析。

    謝天錚從來沒有肖想過宋家的江山,要不然,他早就在收複北方失地的時候就自立為王了,而不是帶著他的士兵還朝,接受宋宣帝的封賞。

    太尉一職,掌控全國軍事,自然有不少人覬覦。突然被謝天錚拿去了,有些武將心中便不會服氣。

    進讒言的小人越來越多。

    漸漸的,看見謝天錚遮天的權勢,宋宣帝心中終於不安起來。

    宋宣帝不止一次想收回太尉一職,可當時北方外敵虎視眈眈,而朝中的武將,除了謝天錚培植出來的勢力,根本就不堪一擊。

    太祖實在是不忍心自己辛苦收複的失地,再被那些蠅營狗苟之輩給葬送掉。

    連年戰亂,中原十室九空,本就滿目倉夷的河山,實在是經不起再一次的戰火紛擾。

    那權利,他不能讓。

    正是因為太祖一直把持著太尉一職,最終耗盡了宋宣帝的耐心。不得不在大禍到來之前,率領全族逃亡北地。

    “舞陽公主若是留在臨安府的話,便是一個人質,宋宣帝隨時可以拿她的性命要挾太祖。而舞陽公主知道自己兄長心中的抱負誌向,知道天下黎民的疾苦,所以她不能成為自己兄長的掣肘。

    這就是她不得不離開的原因。”

    隻有舞陽公主跟著一起離開,謝天錚才能心無顧忌,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對啊,這才是真正的舞陽公主。”一位宗室子弟說道。

    舞陽公主那般傳奇的人物,怎麽可能眼界那麽短淺。為了天下蒼生,不得不走,這才是她真正離開的原因嘛。

    身為皇族,自然是希望舞陽公主的形象更加高尚一些。有這樣表率的先祖,民眾又怎麽會不擁護他們皇室?

    幾個皇室不由得紛紛讚同如熙說的話,就是禮親王,也不能反對。

    他畢竟也是皇族的一員啊,維護先祖的形象,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他敢說舞陽公主並沒有那麽高大嗎?他敢說舞陽公主就是如台詞中所說的,就是自私,就是自己不能彎下驕傲的脊梁,所以才離開的,而不是如熙說的,為了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