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數杯酒兒,唱幾句歌兒,拈張椅兒,坐在鬆陰兒,望月色兒,乘涼風兒,抱瑤瑟整理絲兒,彈紫調唱紅腔兒,人生快樂兒,當及時兒,莫待青絲兒,變了白發兒,如此逍遙兒,可謂一個無憂兒。

    ——《落花陰》

    卻說天子與日清別了柳家莊,一路往別處遊玩去了。且說鎮江有個客人,姓李名修號毓香居士,喜談古今聖賢,奇文異錄,極其有味。一日說蓬萊山雲夢岩西去三十裏,有座三寶塔,乃是大羅天仙所建,至今數千年來,仍是輝煌悅目,鴛瓦依然,雕梁不朽,正是仙家妙手,故年代久遠,亦居然不變也。今已浮沒無定,非有仙氣者不能到也。上一層安的一位如來佛,中一層安的一位通天教主,下一層安的一位太上老君,初時乃是眾人嫁娶,其間後來,日日引動遊人,不免穢讀。故那班真仙漸少到來,於是眾人見仙跡已散滅,不甚熱鬧,香煙亦為之絕。

    且說江蘇有個世家公子,原係福建人,祖上是個侍郎出身,姓黃名世德,因其祖有功,故三代皆襲蔭。然世德性喜清閑,且家財百萬,不要世職,閑散在家。夫人李氏,止生一子,名喚榮新,別號永清,年方二八,才貌雙全,更學得吹彈,俱皆精妙,怎見得,有讚為證:

    氣字嶸崢,襟懷磊落,麵如冠玉,唇著塗朱,才如子建,出口便可成詩。貌賽佳人,遊處即招百美,看他多憐多惜,恍如宋玉當年。有致有情,恰似潘安再世。即使南國佳人,亦當避席,東鄰處子,都作後塵也。

    永清本是世家公子,父母以其厭讀詩書,視功名為無用,故未與他結婚,乃與本城二個世家子相善。一個姓張名化匕字禮泉,祖上是糧道出身。一個姓李名誌,字雲生,父親現作禦史之職。三人年紀相仿,家財皆是百萬,把功名都不放在心上,揮金如土,結成生死之交,日日花艇酒樓,逍遙作樂。父母鍾愛異常,不加拘束。然三人雖是世家子弟,全不以勢力欺人,極其溫婉,且滿腹經綸,都是翰苑之才。三人在一個勾欄出入。那院為一都之勝坊,名留春洞院,號天香閣,造得十分華麗,美如廣寒仙府。樓分三層,那歌妓亦分三等,頭等者居上一層,亦有三般價例,若見而留茶,價金一兩,若陪一飲,價金十兩,至於留夜同飲者,價金三十兩,往來皆是風雅之士,到此必歌一曲,贈一詩,或遇那些大花炮、一肚草,則套言幾句而已。故上一層到者,都是風流才子,貴介宦家者居多。第二層,乃是行商所到,價照上一層減半,其妓女亦不及上一層秀美。至於下一層,不過是工人手作之流,貪其價輕,難言優劣矣。

    一日,黃永清與張李二公子,同到天香閣耍樂,那永清素所親熱那個,喚綺香,生得天姿國色,且琴棋詩畫無所不通,年正二九,推為一院之首,怎見得?看她那:

    眉如新月,眼比秋波,唇不點而紅,麵不塗而豔,纖纖玉指,恍似麻姑,窄窄金蓮,宛如趙女,行來步步動輕塵,若迎風之弱女。嗬處結成香霧,如經露之奇花,翠鈿兮驚鸞,羅裙兮飛燕,梳就蟠龍之髻,插來蝴蝶之釵,襝衽則深深款款,低聲則滴滴嬌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