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7章 孝和郡主(2)

      封小瑜與清舒說了昨日獲封郡主的經過。長公主與皇帝早就通了氣,昨日主要是爭取太後的同意。說是爭取,其實與通知也沒差了。

      “皇上主動提出升我的爵位冊封我為郡主時,你是不知道太後的臉當時就變了。”

      清舒自然知道原因,說道:“她一向都不喜歡長公主,皇帝賞你這麽大一個恩典她心裏肯定不高興。”

      封小瑜哼了一聲,然後壓低時聲音說道:“她憑什麽不高興呢?若不是我祖母皇上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哪還有她今日的風光。”

      其實當初長公主支持雲堯蓂是一件很冒險的事,英國公與世子父子兩人都反對。因為以長公主的身份再加上國公府的影響力,隻要他們保持中立,不管誰當皇帝都不會動搖他們的地位。可卷入奪嫡之中,一不小心就是滅門之禍。可惜長公主不聽他們的,一直暗中保護雲堯蓂。

      清舒好奇道:“長公主救過皇上很多次嗎?與我說說。”

      “你還記得當年皇上去賑災落水失蹤這事嗎?其實他沒有落水失蹤,是我祖母提前得了消息讓替身換下他;另外宮中數次遭暗算也是我祖母暗中保護的她。當初皇上之所以會立他為太孫,也是我祖母勸說的。”

      這些事,越發印證了清舒之前的猜測。

      清舒笑著說道:“長公主慧眼如炬,給天下選定了一個好君王。”

      隻看皇帝這幾年做的事,就足以證明是個明君了,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大明朝再過一二十年必能再次興盛起來。

      封小瑜說道:“皇上確實有明君的風範,但這太後……算了,不提也罷,省得影響我的心情。”

      聽到這話,清舒說道:“我也與景烯料過太後這個人。他與我說太後這人就比較偏向娘家想提攜他們,性子固迂腐,但並不是惡人。”

      “並不是多惡的人?這話倒是稀奇了。”

      清舒解釋道:“景烯說她在東宮這麽多年手上沒沾過血,隻這點我就覺得難能可貴了。”

      除此之外她聽了符景烯說的一些事就發現太後膽子並不大,皇帝隻不過幾次沒去請安她就慫了。另外哪怕不喜歡易安也沒故意刁難,隻是不見她。

      “你確定?”

      清舒也不敢肯定,隻是說道:“也許會有疏漏,但這足以證明她並不是狠毒的人。所以,她與你婆婆還是有本質的區別。”

      關夫人那是個不將人命放在眼中的人,她隻看重自己的地位與權勢。

      小瑜想了下點頭說道:“我祖母說過她蠢命好,倒是沒罵過她毒。”

      頓了下,小瑜道:“她想提攜娘家沒錯,但也得張家的人立得起來啊!張家的男人但凡有一個頂用的皇上也會重用,這也就算了,張家養出女兒也沒一個聰明的。有道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頂著太後娘家侄女這個名頭何愁嫁不到好人家。結果那個張雯雯倒好,死賴在皇宮不出來。她就不想想皇帝執意不納她為妃,她以後怎麽嫁人?”

      清舒說道:“這個姑娘被榮華富貴迷花了眼,現在就想留在皇宮死磕了。”

      “所以說很蠢啊,將來落了個荒涼的下場也是咎由自取。”

      見清舒看向她,封小瑜不由摸了臉說道:“你這麽看著我做什麽?難道我剛說的話有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