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麽說,現在有風聲傳聞,逄通有可能出任太尉,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事兒搞黃了。

    天已經明了,一夜無眠的黃元度正準備睡上一覺,宮裏傳旨,聖上和太後黃嬌,召黃元度太後宮議事。

    黃元度無法,隻得梳洗一番,坐上了轎子,向宮中行去。管家十分貼心,吩咐轎子走慢一點,讓黃元度在轎子裏眯了一會兒。

    相府距離太後宮不遠,黃元度剛剛打了一個瞌睡,便到了太後宮。作為太師,黃元度進太後宮少了許多俗禮,轎子直到殿門外才停下來。

    揉揉眼睛,正了正官帽,黃元度走出轎子。冷風一吹,黃元度身體搖晃,差點摔倒,轎夫連忙把他扶住。黃元度暗自歎息了一聲,自己是真的老了,熬一夜便頂不住了。想當年,自己初任縣令時,為了處理前任積案,曾五日五夜目不交睫……

    感傷了片刻,黃元度邁動步子,進了殿門。

    殿內十分暖和,除了陪侍的宮女外,隻有兩個人:太後和小皇帝。黃元度見狀鬆了一口氣,隻有女兒和外孫,稍稍放縱一點也無所謂。

    該行的禮節還是要行的。施禮後,黃元度自然得到了一張寬敞的大椅子。黃元度也算是太後宮裏的常客,黃嬌特意讓人坐了這麽一把又寬又厚的椅子,也算是有點孝心。

    見黃元度精神有些萎靡,黃嬌與逄瑛都問候了幾句,很快便轉入了正題。

    “父親,逄檜死後,太尉一職空缺,另有西京關主帥及左右兵馬使配置人選,今天都要訂下來。國不可一日無帥,軍不可一日無將,哀家慢夜長夢多。”黃嬌翹起指甲,平聲細語地道。

    逄瑛亦侃侃而談,“西京關主帥倒也好說,現城衛軍統製楊鎮將軍足以勝任。至於左右兵馬使,一位選中這次立下大功的辛棄疾,另一位則要從邊將中挑選了。我的打算是由東京關將軍穀破虜出任。辛棄疾善於用計,穀破虜通猛異常,兩人配合相得益彰。再加上楊鎮坐鎮,定能是我關中之穩如泰山。”

    很顯然,逄瑛對大齊排得上號的軍中宿將都下過功夫,說起來頭頭是道。黃元度看了暗暗點頭,再過二十天便是新年了,小皇帝也將十七歲了。距離親政,也不過一年的時間了。現在的逄瑛,與兒時的頑劣簡直判若兩人。

    逄瑛身高七尺四寸,額頭、顴骨、下巴,都比較突出,雖然看上去並不怎麽英俊,卻有一股懾人的英氣。逄瑛聲音較粗,聽上去十分渾厚,不似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不過,這種聲音使得他說話顯得沉穩,還帶著凝重的自信,這些因素加上本身九王之尊的地位,使得逄瑛的話有著很強的說服力。

    對於這個調整,黃元度沒什麽意見。說起來,楊鎮當初出任城衛軍統製,黃元度還有些不太舒服。當初整倒楊鎮的老丈人(大帥韓忠)的時候,黃元度也使了不少手段。雖然黃元度不知道逄檜是如何說服楊鎮的,還把女兒嫁給了楊鎮之子楊動,卻也知道,楊鎮對自己不太待見。楊鎮能與逄檜“相逢一笑抿恩愁”,倒不見得能放過他黃元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