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詩壁”開辦以來,每天都有許多人前來觀看,不但有書生仕子、官員學士,也有富家小姐、青樓歌女,甚至連販夫走卒都會前來看上幾眼,學兩句詩詞去,到外鄉去炫耀。

    一來二去,這裏居然成了最熱門的景點,以至於成都府的人除了談論出兵之事,便是談論“詩壁”。這倒是一副奇觀,蜀國出兵針對的是齊國,而憑借“詩壁”出風頭的,卻是齊國的使節。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對宋錚看得慣。翰林院供奉郭敬齋便上書,要求皇帝下令禁止在驛館外張貼詩詞,拆除“詩壁”。然而,這個建議立即被人指責是挾機報複,郭敬齋更被人指心胸狹窄,不孚翰林院供奉的重任。

    總起來說,成都府因為宋錚變得更加熱鬧,即便宋錚被關在驛館內出不來,但名聲卻更加響亮了。上至天子貴胄,下至街頭小販,無人不知宋小郎,無人不談宋小郎。

    對於宋錚來說,這一切都是保護自己的手段。自己名聲越響,蜀國高層對付起自己來,受到的輿論壓力也就越大,就越不好向自己下手。

    十一月的最後一天的清早,宋錚在紫氣苑的後院練了一個時辰的盤龍劍棍,便回到屋內。張崇將早餐端進來,並帶來了最新的一期邸報。

    宋錚大體掃了一眼,眉頭便皺了起來。上邊有一封利州知州的奏報,上雲,西夏李喜請求蜀國援糧,並雲隴右及關中的雪災十分嚴重,民不聊生。

    “難道我大齊又要一敗麽?”宋錚憂心忡忡。長安城是一座堅城,齊軍盡管圍了城,但要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攻下來,宋錚也認為幾乎不太可能。

    若是齊軍失敗了,以齊國現在的情況,將變得非常糟糕,小皇帝掌控起來也會更加困難。

    張崇在一邊道,“公子,一會兒我到書鋪去看看,是否有公子需要的書。”

    宋錚嗯了一聲,“告訴王若雄,我很需要關中那邊的消息,讓他著力一些。”

    “那蘇姑娘那邊?”

    “這麽長時間還沒有消息,想必是被蔣魁關在很隱秘的地方了,尋常手段根本查不到。這事兒讓他放一放吧,接下來把精力放在關中那邊兒。”

    張崇點了點頭,轉身出去,剛至前院,便與匆匆進來的元好問走了個對臉。

    “你家公子呢?”元好問焦急地道。

    “在後院用早飯呢。元大人可有吩咐?”

    “沒什麽,你走吧。”元好問擺了擺手,剛向前走了一步,便猛地回過頭來,“張崇,你先別走,先把後院的門兒看住,我進去後,不要讓任何人進來。”

    張崇一愣,暗自撇了撇嘴角。似乎元好問隻是大金的使節,沒有權利使喚自己。見元好問一路小跑向後院跑,張崇猶豫了一下,還是應命守在了後院門口。

    “小郎,小郎。”元好問剛一進後院,便大聲呼叫起來。

    宋錚將邸報放下,整理了一下衣服,站起了身子。還沒等他走到屋門口,元好問便一下子闖了進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