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來,水道上的各色船隻,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江南路是大多數江南大族的根基所在,各州城自是極為繁華。前番宋錚走過的洪州、饒州、歙州,均遠勝山東路的密州。都昌城作為一路首府,更不在話下。

    “茂兄,都昌城繁華如斯,又何止‘燈火樓台一萬家’。”宋錚站在船頭,迎風笑道。

    “東坡居士所言的‘一萬家’不過是虛指,實則不足。不過,自我大齊建國後,都昌城不斷壯大,特別是李奉常李大人接任江南路安撫使後,不斷向東擴展。僅這三年內,都昌就增加了三千餘戶。”說話的是刑部郎中劉茂。

    當日,宋錚深夜拜訪乜無忌,將中旨宣告給他。乜無忌在審理逄通中毒案,與宋錚相識,對宋錚深為讚歎,兩人關係處得也不錯。在接下來的紀家大案中,乜無忌立下大功,本應提升,接替老邁的刑部尚書趙豐恩。趙豐恩年邁多病,久不視事。然而,這個提議卻被黃嬌否決了。小皇帝沒有辦法,隻好再三嘉勉。乜無忌也是傾向於靠近皇帝的大臣之一,所以,這次小皇帝下中旨,直接繞過了趙豐恩,下到了乜無忌頭上。

    對於同右司合作,雖然有中旨,乜無忌也頗為猶豫。經宋錚說服後,乜無忌最終一咬牙,方將兩名心腹幹將派了出來。一名前去山東路協助水丁,另一名便是協助宋錚的劉茂。

    劉茂三十許,其貌不揚,卻頗負才略。在與宋錚一番相談後,竟對宋錚極歎服。宋錚是前世的大盜,對各種犯罪手段算得上十分精通,所謂的“反偵查”經驗也很豐富。雖然他沒學過刑名之學,但古今理一,很快就與劉茂聊到一塊兒去了。一路行來,兩人頗有相交莫逆之感。

    說到都昌城,令宋錚極為驚訝的是,劉茂對這裏竟然十分了解。一問之下才知道,劉茂之妻周氏竟是都昌旺族。劉茂考中進士時,周家特意跑到江寧城榜下捉婿,捉到了劉茂。

    談起這件事,難得開玩笑的劉茂,竟然笑稱,若是宋錚當初去看榜,定會被爭破頭顱。

    大船沿水而行,很快就到了都昌城外的碼頭。劉茂忽然叫道,“小郎,你看這碼頭上,中間為何空了出來?”

    宋錚早就見到了異狀。偌大的一個港口,中間的航道竟然被兩艘官船在兩邊隔開,官船的船頭上,均有衙役揮著小旗,指揮來來往往的貨船,到兩邊的小碼頭上裝卸貨物。

    “走吧,向中間靠過去就行。”宋錚回頭吩咐道。

    劉茂一愣,低聲道,“小郎,咱們坐的是民船,這樣似乎不妥吧?”

    宋錚等人所乘的船隻,是由匯通商貿行稍借來的。雖然江寧有不少公用的官船,但宋錚為了避嫌,便以右司的名義租借了商貿行的船隻。反正商貿行是自家的,這種私船比起官船來,更讓宋錚信任。

    “沒什麽不妥的。”宋錚笑道,“德年兄如此排場,我們若不領他的好意,他說不定會怪罪我們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