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原本就有一個小湖。今年九月,國公爺下令讓人疏浚池塘,擴大湖麵,又運來了許多石頭,建起了這座假山和亭子,這才成了現在這副樣子。”

    宋錚羨慕地道,“國公爺真是一個得趣之人,如此佳地,你們在這裏伺候主子,也算是享福了。”

    “我們沒那個福氣,我們隻能陪著老夫人到這湖心的亭子上來,至於假山那邊,聽人說還沒建造完,府裏的人不讓上去呢。”

    “哦,那真是太可惜了。什麽時候完工了,我便央求國公爺,到這上麵看看。這麽多假山,我還從未見過。比起皇城的華林園來,還顯氣派。”

    宋錚拿這裏與皇帝的華林園相比,碧兒不敢說什麽,而是指著前麵道,“宋將軍,再往後便是廚房了。”

    宋錚點了點頭,隨之前行。從那片寬大的土堤一側經過後,來到了後麵的院子處。

    國公府人不少,廚房也分成了兩個一大一小,兩處院子。逄通及伺候他的婢女、仆役和衛士,單獨用一處小院子。而,如老夫人及一些子女,做飯均用另一個稍大的院子。由於吃住並不與逄通一起。這才使得中毒的,均是逄通和身邊的人,其他家人和仆婢反倒沒有什麽事。

    小廚院門前,兩個家丁正直挺挺地站在那裏,神情十分緊張。這兩個家丁,都是老夫人安排的。在官方正式調查之前,不準他人入內。

    碧兒向兩個家丁介紹了一下宋錚後,兩個家丁打開了門。

    整個院子裏亂糟糟的,到處是扔著碗筷和盤子,個別的已經摔碎在地上。靠東院牆的地方,有數個棚子,裏麵兩個大灶台,上麵是兩口大鍋。而靠西院牆的地方,是一幢小屋,門很寬,裏麵也有兩個灶台,不過比較小,灶台旁邊,有兩排書櫃樣的東西,上麵是各種各樣的調料。

    據碧兒所說,東邊棚子裏的大灶台,是給仆婢們做飯的地方,而西邊的小灶,則歸逄通一人獨享。而糧食、蔬菜及其他原料,都在北屋。

    詳細查看了一番剩菜後,宋錚心裏有了譜。逄通所用的飯菜,要精致得多,與仆婢們截然不同。即便是吃得米,也不一樣。投毒者會不會在兩處飯菜裏都下毒呢?有這個可能,但當時廚房裏人數很多,投毒者很難有機會下手。

    既然如此,那麽投毒者最有可能的是把砒霜下到水裏。宋錚看了看院裏的那口大水缸,沒發現什麽不妥之處。接著,宋錚到北屋仔細搜尋了一下,一下子便看到了那幾個大壇的鹽。

    其實剛才習太醫說到毒藥包括砒霜和蒙汗藥時,宋錚便暗自猜測,那些毒鹽會不會流落到國公府了。不過想一想又不太可能。那些鹽可是軍隊專用的,怎麽會流落到外麵,甚至是進了國公府?雖然他聽說過城衛軍或都衛軍裏有人往外偷販軍資,甚至還有人被砍頭過,卻沒想到,事情就有這麽不可思議的時候。宋錚一看到這幾壇鹽,心裏便有數了。這種鹽是他親手調配的,看上去是一等的好鹽,但比起一等鹽來還要略白一點兒,甚至在氣味上也稍有不同。

    宋錚暗自納悶,這種毒鹽怎麽會落到了國公府?又怎麽送進了逄通的肚子?真是讓人意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