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些,小皇帝笑道,“在用人方麵,想必相爺了解更多一些。”

    宋錚暗道,逄瑛的悟性還真不錯,意思讓黃元度出麵牽製理教院坐大。不過,宋錚還是加了一句,“寺廟道觀的清查,如果由各地守備營配合的話,想必會更容易一些。”

    小皇帝微微一怔,深深地看了宋錚一眼,見宋錚目光清澈,這才仔細思索起來。片刻之後,小皇帝便想明白了,大笑道,“宋師傅所言甚妙。如此一來,這事兒就更容易辦了,而且辦得更好!”

    小皇帝會意,宋錚並沒有為軍方或者逄檜說話的私心。宋錚的真實意思是,理教院的事務,將由僧道門人及軍政兩方共三方的勢力摻雜其中,互想監督下,則更易整飭好大齊的宗教事務,而且不必擔心到時產生大量腐敗的問題。

    宋錚接著笑道,“理教院事關重大,微臣建議,最好拿出個章程來。這個辦事章程,需要多多征集各方麵意見,不但僧道,各部官員及各地文院,都要暢所欲言,禮部和相爺那邊,要審定這些建議,擇其優者納入章程中。如此以來,理教院就算順應民心,省得朝野議論紛紛,不像樣子。”

    小皇帝更樂了,忍不住要向宋錚豎一下大拇指。宋錚這一招可謂陰損。眾所周知,對宗教的看法,曆來就十分複雜,很難形成統一的定論。如此一個章程,天下大討論,必是曠日持久的事。時間拖得越久,就越有利。因為小皇帝十八歲就可正式秉政,距離現在也就兩年多的時間了,等到小皇帝正式臨朝時,便可親自決斷這件事了。

    小皇帝與宋錚之間一番討論,可謂層層設防。先是去掉鴻臚寺的名稱,改為理教院,就把黃嬌的要求限製死了,其職能隻能局限於宗教這一塊兒。第二步,便是在人手方麵將黃元度卷進來,不管是僧正司還是道正司,委派正式官員入值,從組織機構限製理教院成為和尚們的後花園。第三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引入守備營的勢力,以強力機構保證寺廟道觀整飭的順利進行。第四步,便是在章程方麵做文章,盡量推遲理教院正式行使功能,為小皇帝贏得時間。

    這些步驟,可謂環環相扣,層層加碼。即便隻做到其中的兩步,收效也是頗為可觀的,即可保證滌非掀不起太大的風浪來。

    小皇帝原本對滌非感覺還是不錯的,最初也聽過數次滌非講經。然而,小皇帝畢竟漸漸長大,在學習政事時,從太宗、高宗當年的令詔中,逐漸提高了對宗教的認識。

    當然,小皇帝之所以如此反感滌非等人,宋小郎同學是居功至偉的。論及對滌非根底的認識,大齊還真沒幾個可以比得上宋錚。從當年的懷仁、完顏玉生那裏,宋錚知悉老禿驢的所有東西,再加上親自與老禿驢打過幾次交道,宋錚已經把其列為最危險的人物。宋錚把知道的這些東西,用幾個月的時間一點一點泄露給小皇帝知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