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宋錚才問道,“徐家的香料一般放在哪個庫房?”

    “第二十七號庫。”呂春張口應道。江南幾大家是商貿行關注的重點,作為主管庫房重地的呂春,自然對此了如指掌。

    “二十七號是誰主管?”

    “餘福和左阿四。”見宋錚問得認真,呂春臉色也凝重起來,主動介紹道,“餘福是從咱們老家帶來的老雇工,左阿四是來江寧後招募的。咱們這邊的三十八座庫房,每座都是一老帶一新。另外,不管黑天白天,巡邏都很嚴密。這一點小郎應該知道。”

    宋錚自然知道,在江寧商貿行臨建之初。為了打好基礎,宋錚與呂大富等人可是費了一番思量。庫房這邊的相關保安製度都是宋錚主導製定的。

    曆城那邊的匯通商貿行,從去年開始就培養了大量人手。江寧商貿行建立時,便從曆城把一批熟練工帶過來,作為心腹嫡係來使用。

    對於徐誌堅傳回來的消息,宋錚仔細思量過。徐明肅要想對付商貿行,應該是要從庫房這邊想辦法。那些香料在上交商貿行庫房之前,都經過嚴格的檢驗。商貿行自有一套檢驗製度,保證這些香料在入庫時不會出現偏差。

    等到貨物出庫時,那些購買貨物的客商,自然要對貨物多方檢查,以保證自己沒買到次貨、壞貨。商貿行本身也會有人跟隨,保證出貨的質量。

    如此說來,貨物進出時,徐明軒都不會有下手的機會。那麽,惟一的機會便是出現在香料交由商貿行庫房保存期間了。這也是宋錚要詳細了解二十七號庫的原因。

    “這兩個人最近有沒有反常的地方?”

    “沒注意到有妥的地方!”呂春搖頭道,“餘福是原來我父親手底下的老雇工了。如果那個左阿四有什麽不對勁兒,他會告訴我的。從山東路來的這些人,都知道規矩。名義上是讓他們帶一帶新人,實際上也是讓他們監視新人。”

    “錚哥,難道除了張二棍他們外,還有人要害咱們?”貝樂業也聽明白了宋錚的意思,便有些焦急。張二棍這一鍋還沒處理好,又來了香料的問題。

    `宋錚嗬嗬一笑,“小貝莫急,想要辦成點兒事,總不會那麽一帆風順的。”拍了拍小貝的肩膀後,宋錚道,“有消息說,徐明肅打算在香料上動手腳,敗壞咱們商貿行的生意。所以,我要問一問。”

    “小郎,你是猜想他們會收買左阿四?”

    “會不會收買我不敢說,但我知道,在我們商貿行招收新手時,有人借機把釘子埋進來。”

    呂春點了點頭,“這也是難免的,咱們商貿行的名聲叫得這麽響,別人不埋幾個釘子倒不正常了。不過,小郎,此事還需要謹慎一些。就算左阿四是別人家的釘子,但在咱們的嚴密製度下,他恐怕很難找到機會出手。沒有餘福手上的鑰匙,他連第一道門也打不開。”

    商貿行的庫房都有兩層大門,門上有鎖。每座庫房的兩名正副主管,分別拿著一把鑰匙。所以,呂春才有此自信。

    “製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宋錚擺了擺手,“對一些高手來說,不用鑰匙也能自由出入。”宋錚本人就是開鎖高手,以這個年代的鎖藝水平,宋錚開起來是不費吹灰之力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