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這些人言必稱“鄙東主如何如何”,但一個個都要擺出“我是主事者”的樣子。無論如何,都不能在同行麵前輸了身份,何況,那些嬌滴滴的佳人們,正轉運著秀目瞅著自己呢。由於大家都是一副斯文模樣,整個交割間裏人雖然多,卻詭異地沒有太大的嘈雜聲。大家都是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說話輕聲細雨,好像要驚擾到別人。

    與交割間開成鮮明對比的是,整個商貿行庫房熙熙攘攘,大呼小叫聲不覺於耳。打聽貨物情況的,查證貨物等級的,磕磕絆絆運貨的,其噪聲之大,不僅蓋過了滔滔的江水聲,連原本棲息在這裏的飛鳥,都嚇得不見了蹤影。

    當太陽升起三竿高的時候,大路上來了一群漢子。這群漢子約二百人左右,有的滿臉橫肉,氣勢洶洶;有的尖耳猴腮,左顧右盼;有的兩眼朝天,不可一世。這群人一一個臭拽得要命,省得別人不知道他們是壞蛋一般。

    閑漢們前麵,是一輛驢車。驢車上,張二棍半躺在車上,眯著眼,嘴裏還叼著兩根小小的竹簽。兩根小竹簽在他嘴裏來回翻滾著,一漲一縮,甚是靈活。張二棍原名張二貴,因著這兩根竹簽,張二貴才被稱為張二棍的。

    作為江寧小有名氣的西淮青皮的“幫主”,張二棍也算得上一號人物。守著秦淮河上一段二三裏的地盤,張二棍可謂吃香喝辣。那些沿岸的商家,每個月都會有孝敬。即使是秦淮河上的窯姐兒,見了他也要稱呼一聲“棍哥”,這讓張二棍十分得意。

    當然,張二棍也清楚,自己之所以混得這麽滋潤,主要是因為背後有薑頭兒給自己撐腰。不然的話,自己手裏這百十號人,早就被人滅得一幹二淨了。

    張二棍長得人高馬大,頭腦可一點也不簡單。薑頭兒罩著自己,自己自然以薑頭兒馬首是瞻。就像這一次,薑頭兒提出要找一下商貿行的麻煩。盡管張二棍知道商貿行背景不簡單,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還讓手下動員街頭上的各色混混,硬生生拉出一支二百多人的“大軍”。

    想到薑頭兒,張二棍回頭看了看。隻見薑頭兒和他的兩個手下談笑自若,一副輕鬆的樣子。張二棍不禁暗自舒了一口氣,便開始琢磨起今日要辦的事來。

    昨天,商貿行的掌櫃和聲細語,讓張二棍有些發愣。今天,他可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絕對能把碼頭攪個天翻地覆。正事張二棍幹不好,但說到搗亂,張二棍的西淮青皮可是“當仁不讓”的。

    當然,具體要怎麽做,還要聽薑頭兒的吩咐。薑頭兒可是說了,隻要這事兒成了,自己就能得一百兩銀子。有了這一百兩,想必自己就能登上“小荷香”的畫舫了。想到小荷香那玲瓏的身段兒、柔糯的聲音,張二棍心裏頭不由得一陣火熱。

    貝樂業和呂春站在正前方,一臉嚴肅地看著張二棍的車柄。在他身後,還有形如篩糠般的兩個老頭。百十名“鏢師”也立在小貝和呂春的身後。他們表情嚴肅,動作整齊劃一,隱隱透出一股殺伐之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