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時期也是如此,隻是高宗心氣高,夢想恢複前朝大宋的版圖。想通過戰爭推動,曆練消耗冗兵,並想強行提高稅率支持戰爭。然而,大齊的軍隊已經不再是開國時的精兵,江南大族也不再是以前全力支持進行的大族了。

    高宗強行推動的結果是,宮廷政變發生了。雖然傅海不清楚其中的細節,但在根子上,他還是認為高宗本人心氣太高,卻才華不足,再加上為人比較“仁慈”,這才導致自身不保。到了高宗後期,由於身體不好,已經處於半癲狂狀態,也沒有了循序漸進的韜略,最後葬身火海也難免了。

    皇權對軍權和政權的失控,導致軍權和政權的膨脹,膨脹的結果是要換上一位聽話的皇帝。於是,小皇帝誕生了。五歲的逄瑛自然比八歲的太子逄琰更合適。當然,其中間雜著兄弟矛盾、後宮爭鬥,甚至還有一些感情糾葛,端的是複雜無比。

    傅海早就是逄檜的心腹之一。不過,還遠遠沒達到現在的程度。自從宮廷政變後,逄檜原來身邊的人神秘消失了幾個,使得沒有參與到那場政變的傅海冒出頭來。

    傅海知道,消失的那幾位,定是與當年的宮廷政變有關。麵對如此一個心狠手辣的主子,傅海日日戰戰兢兢。有時候,他不得不故意藏拙,哄自己主子開心。就像剛才,逄檜問起宋錚所言“要離”的含義,他已經猜到了,不過,謹慎的他察言觀色後,還是故意向著錯的方麵說,以使得逄檜有發揮智慧的餘地。

    想到以上種種,傅海不由得心裏哀歎,自己即便熟悉大齊曆史,清楚症結所在,但現在的地位決定了,他不得不按照逄檜的思路走,不敢有絲毫忤逆。實在是眼前的主子太厲害了,目光毒辣,陰謀更少有人與之匹敵。有時候傅海會想,也許,當初太宗要是選擇逄檜當皇帝,恐怕要比高宗好得多。

    傅海久久不語,逄檜則閉著眼睛,又品了一杯妙味茶。

    又過了一會兒,逄檜緩緩道,“你上兩天說的那個屯田,可是有了詳細謀劃?”

    突然的聲音把傅海驚醒,他連忙回道,“王爺,我是這樣想的。由於各路各州的軍餉奇缺,不如自謀一些生路。大齊開國之初那些年,戰事頻仍,所以太祖下令各州組建守備營,作為預備軍隊。並規定這些預備軍隊專注於軍事訓練,不得從事生計。當時為了激勵軍士,餉銀的標準也比較高。但現在局勢不一樣了,我們可以效法前宋組建地方軍製的做法。前宋時,各路有永興軍、廣德軍之類。我們也可以在大齊十一路各圈一個小州之地,作為軍用。將各州守備營的軍士集中到該地,農忙時種地,農閑時則從事軍事訓練。這樣的話,不用裁撤軍士,還能解決軍餉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