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葳在逄芸腰下胳肢了一下,“說你胖你還喘上了。我知道,你是觀音娘娘,專門下凡來救我的。”

    看得出,逄葳不聽逄芸“教誨”,逄芸還是有點不樂意的。不過,她隻是噘著嘴,嘴裏嘟囔了兩聲,便沒再說什麽。

    見逄芸麵色未展,逄葳眼珠一轉,很快低下頭小聲道,“妹妹,你看看這狀元郎怎麽樣?要不要我給你作媒,討個小女婿!”

    呀!逄葳這一句可是突然襲擊,逄芸完全沒想到,不由自主地直起身子,瞪大了眼睛看著逄葳。

    逄葳頑皮地眨了眨眼睛,下巴還向著宋錚的方向擺了一下。逄芸的臉刷的一下就紅了,忍不住瞥了宋錚一眼後,雙手捂住臉,“姐姐,你可真討厭。”說罷,轉身就往外走。

    逄葳則嘻嘻一笑,有些促狹地看了宋錚一眼後,便緊跟而上,抱住逄芸的肩膀,又低語起來。

    片刻之後,院內隻餘下宋錚和小瑩兩人。宋錚在那裏靜靜地發呆,而小瑩則瞅著宋錚,想弄明白這位狀元郎為何又變呆了。

    宋錚發呆,自然不是為了逄葳和逄芸的美色,更不是為了逄葳的玩笑話。盡管逄葳的聲音很小,但以宋錚的耳力,仍然聽得清清楚楚。除了暗自感歎這位郡主的大膽外,宋錚也說不上什麽感覺。他感興趣的是這位小公主所說的佛經。

    對於釋迦牟尼的稱呼,大齊的百姓一般稱之為佛祖,或者如來佛祖。而修行的僧人,則稱之為佛陀,意即大徹大悟之人。而“大日如來”,則是密教的稱呼。按照梵音,則是毗盧遮那佛。在密宗中,也是至高無上的本尊,所有的佛和菩薩都是大日如來所出。

    還有逄芸所說的那一句佛經:“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是出自密教的《大日經》。現在,大齊百姓參禪信佛,大體上都屬於禪宗的範疇。赫赫有名的登封少林寺,便是禪宗聖地。至於《大日經》,雖是佛家經典之一,卻與大齊流行的佛教頗多不合。這位芸公主信口說出密宗的內容,著實讓宋錚疑惑。

    難道逄芸對密宗情有獨鍾?想想又不大可能,密宗的主要流行地在吐蕃,隔著江寧城可差了十萬八千裏。宋錚隱隱感覺有些不妙。

    不過,今日看到這吐火槍,宋錚也有所得。他在盤算,自己是不是可以組建一下火槍隊。雖然在槍管中加膛線,在這個年代還達不到,但作為一種利器,用火槍可比弓箭之類的更具威懾力。

    尋思了一會兒,宋錚感覺此事可行,心裏便有些急切起來。他向小瑩拱拱手,“小瑩姑娘,既然郡主今天有事,那宋某就先行告辭了。改天郡主得空兒,我再來拜訪。”

    “那可不行!”小瑩連忙擺手,“郡主讓你在這裏等候,想必還會再找你,你且再等一會兒,用些茶吧。”

    宋錚猶豫了一下,隻好點了點頭。他沒有回屋,而是把那截吐火槍拾起來,觀看其設計。

    過了一盞茶的時間,逄葳回到了玉戈院。那個名喚祁嫂的黑衣婦人、丫環小倩也一同回來。想必是那逄芸臉嫩,已經匆匆離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