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所宅子原是江南豪族之一的包氏所有。後來,包氏中的一對堂姊妹花,先後嫁給了當初少年得誌的黃元度,隨著黃元度的職位越來越高,包家最終將這所宅子讓了出來,演變成了現在的宰相府。

    距離宰相府老遠,宋錚便跳下車子,一邊步行,一邊觀察著這一處的地形和人文風貌。遠遠地,他便看到了宰相府門前的那一對大石獅子。這對石獅高均在兩丈以上,以整塊兒的花崗岩雕成,連著下麵的多半丈高的石座,一頭石獅的重量,在萬斤以上。據說,這對石獅僅比宮中太極殿前的那一對,輕不到五十斤。

    馬車來到宰相府門前,宋錚好奇地打量著這對石獅,心裏暗讚其雄壯。

    正在這時,一個門子跑了過來,彎身施禮道,“閣下可是狀元郎宋公子?”

    宋錚點了點頭。

    那門子連忙道,“公子,西山先生是否也到了?”

    “我在這裏。”宋玨從車廂內鑽了出來。

    “先生,公子,快隨我來,大公子久候多時了。”說罷,那門子衝著門口處打了一個手勢,門口處的一名家丁閃了進去。旋即,一個爽朗的聲音從門裏傳來,“先生,小郎,快快進來!”

    話音未落,黃嶽的身影便從門裏閃出,笑嗬嗬地向著宋玨拱手。

    “有勞大公子了。”宋玨淡淡地回了一禮。

    “沒什麽,快跟我進來吧,父親一會兒也就至家了。”黃嶽不以為意,當前引路。那門子則招呼宋小四,拴好車馬後,到門房裏去休息。

    進入宰相府,黃嶽一邊引路,一邊介紹著宰相府的布局。宋玨原來曾來過宰相府,不過,沒有人給他介紹過府內的種咱布置,所以這一次也聽得津津有味。

    宰相府大體上是比較規整的,有一縱三橫四條直路,大體上把相府隔成一個“豐”字。除了這四條路,其他的路徑全部是蜿蜒於園林之間,曲徑通幽。亭台軒榭、廊橋回閣,都極為精致。

    黃嶽的文化水平雖然不是很高,但小時候也曾被黃元度逼著讀過數年的書,所以講起來還是頗為頭頭是道。再加上宋錚有意識地發問上兩句,黃嶽的興致更高了。也難怪這廝高興,這世上原本沒有幾個人敢在宋玨麵前稱先生。

    “這裏是鬆泉台,秋夜在此處賞月極佳。正合王摩詰‘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之意’……”

    “此處為韶榭,是家父的休憩之地。裏麵放著數尾好琴。家父喜歡在此一邊聽琴,一邊寫字……”

    ……

    黃嶽見宋玨與宋錚興趣頗高,便沒有讓二人直接去大廳飲茶,而是領著二人逛起宰相府來。宋錚雖然自負對大戶人家的建築還算了解,但逛起宰相府來,方感覺自己是坐井觀天了。大金右相完顏京的府邸,比黃府還要大,但論起精致細膩來,卻拍馬難及。

    “此處是靜芳園,南麵那座小樓是吾姊入宮前的居住之地。”黃嶽指著西側的一處小園子道。小園子裏挖了一個僅長七八丈,寬四五丈的小池塘,池塘周圍,遍植各種花木。池塘南北兩側,則各修建了一幢精美的二層小樓。像兩個花枝招展的佳人,正隔著池塘相對凝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