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地方部隊和邊關軍有交叉。比如,喬震川是山東關總督,同時兼任著山東路總兵。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喬震川協調山東路所有的地方兵馬,一旦有戰事,喬震川可從容調度地方部隊充當後勤或預備人馬。

    另外比較特別的是京畿道城衛軍和都衛軍,也是按照邊關軍的配置而設立,不過,城衛軍和都衛軍拱衛京城,在級別上雖然與邊關軍相同,但要顯赫一些。兩大衛軍的掌權者也稱為統製,而非總督。他的副手也不叫兵馬使,而是叫製使。城衛軍統製藍世光,同時又兼任兵部左侍郎,由此也可看出位置的重要性。

    這些東西,宋錚也是費了一番工夫才摸清的,這對每一名武舉來說,算是基本常識。

    當然,宋錚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辛棄疾傳授的東西一一領悟。辛棄疾在帶兵方麵有不少心得,比如,宋錚爭奪武狀元令,第一步是先率領五十名軍士爭奪小組晉級令。如何與這五十名軍士打成一片,便是一門學問。這五十名軍士可不同於宋錚在密州武院當臨將時帶領的武生們。

    在密州武院時,宋錚任借當教習時的威望,很容易就把武生們擰成一塊兒。而現在,他將率領的這五十名軍士可是城衛軍的驕兵,武進士們要是沒有兩把刷子,根本馴服不了他們。而時間也非常短。成績公布後,前十二名的武進士,隻有三天的時間與自己的軍士協調配合。能不能做到軍令通達還是一個問題,更不用說如同臂使了。

    即便是武進士能夠降服自己麾下的五十名軍士,能不能最終取得晉級令,還要看武進士個人的軍事素養和臨場指揮能力。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宋錚也隻有盡人事,聽天命了。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裏,宋錚除了關注一下個別人的成績外,幾乎把所有的心力都用在向辛棄疾的學習上。

    十一月二十日,所有參加武進士考核的武舉,公布出了榜單。不出眾人所料,宋錚的“一之六等”高居榜首。接下來,韓奎是二之二等,曹煥章、曾平二之七等,徐學成、宋天佑二之八等,隋天昭、楊動三等,辛羽三之二等,顧金忠三之四等,冼誌、田金昌三之六等,這十二人獲得爭奪武狀元令的資格。

    祖傑、陸弘也幸運地考中了武進士,分列第四十二位和四十八位,祖傑主要是箭法技驚四座,而陸弘的拚命三郎精神,已經被傳揚開來,眾考官認為他有“虎將”的潛質,所以也高中了武進士。至於石存寶,則遺憾落選,隻得了一個五之四等,排在七十多位,與武進士無緣。值得一提的是董明堂,得了四之八等,僥幸排到了第五十位,成為最後一名武進士。

    榜單一出來,自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山東路眾武舉中,共考中九名武進士,河南路十一名,京畿道八名,荊湖南路六名,荊湖北路五名,僅僅這五路,就占去了五十名武進士中的三十九名,其餘的七路,總共隻出了十一名武進士,可見各地的武風,是與所在地是否有邊關軍,有著莫大的關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