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檜要來,讓眾人吃了一驚,裨將也嚇了一跳。往年,逄檜隻會出現在爭奪武狀元令的最後一次賽場上,如今早早前來,出乎眾人預料。裨將連忙接令,開始教授眾人迎接的禮儀。

    逄檜的官職頗多,太尉、皇城司都統,東京關總督等等,而他的封號為鄭王,後又在封號前加了“武德”二字,成為武德鄭王。這也是大齊惟一一個在前麵加封號的王爺。由於逄檜位高權重,所以上下官員都以“王爺”二字稱之,從不稱呼前麵的封號。

    大齊王室人丁不旺,還有兩個王爺,是太宗的兩個兄弟,喚盧王和滇王,均已風燭殘年。所以王爺二字,一般隻指逄檜一人。所以,稱其為“一字並肩王”也不為過。這個隻有京劇裏才有的稱呼,用在逄檜身上非常合適。

    大齊封王僅限一代,王爺以下,便是國公、郡公、縣公了,他們都是太祖的兄弟後輩或者上麵兩位王爺的子嗣。至於逄震和逄巽,不過是太祖當年的同族人,嚴格說起來還不算什麽皇族。不然的話,也不會淪為給段刃當護衛了。太宗一支,傳下來的也隻有現在的皇帝明宗逄瑛一人,連逄檜也沒有兒子,說起來,大齊朝的血脈還是挺危險的。一旦逄瑛有什麽意外,可就斷根兒了。大齊朝要麽四分五裂,要麽從旁係中選一人當皇帝。

    也許這也是逄檜本人沒有黃袍加身的原因之一。以逄檜統掌軍權的現狀,要發動一場政變,也不是特別難的事兒。不過,逄檜自己沒兒子,也不能便宜了遠房的逄係後人。

    正是由於這種危險狀況,黃元度在掌政的同時,也要伸手要些軍權,都衛軍的組建正是基於這種情況。

    宋錚思忖著這些情況,不由得慨歎複仇的艱難。

    辰時剛到,院外便傳來了整齊的腳步聲,緊接著,一隊身著鐵甲的精壯軍士便出現在從人眼前。軍士中間,是一匹高頭大馬,身長八尺以上,高六尺,馬渾身棕紅色,隻有四個碗口大的蹄子顏色雪白,一看就是不同尋常的千裏名駒。

    馬上端坐一人,臉孔瘦削,顴骨高高,麵色有些蒼白。不過,一雙利眼卻炯炯有神,仿佛能直透人心。他身著亮銀甲,紅色的鬥蓬隨風飛舞,使整個人越發顯得氣勢不凡。

    正是逄檜!

    在他身後,是一個白眉老者,圓臉孔,薄嘴唇,慈祥之氣中,還仿佛帶著一絲陰戾。這副相貌宋錚也能猜到,是兵部尚書邱慎。

    邱慎之後,是城衛軍統製藍世光、左製使江偉基,監軍何寬等人,一字排開。而兵部右侍郎董蘭成,卻沒出現在隊列中,想來是因為董明岩參加最後一關武比而避諱。

    “參見王爺!”在裨將的帶領下,眾武舉齊齊單膝跪地,雙雙拱手。

    “起來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