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風臉色又是一變,欲言又止。

    “師侄,我這麽一說,你可是想起了什麽?”宋錚顯然發現了靈風的異樣。

    “我去年曾碰見一件奇事,也是與骸骨有關,隻是不知道是不是逄氏祖先的。”不等宋錚再問,靈風道,“一年前,我曾受邀到大名府城西大旺村一個富戶家看風水。發現其宅庚金方向百丈處,植有柿樹,隱約呈八卦之形,並雜以細竹。按風水之說,正是適宜挖井的地方。然此處並無水井存在,隻餘些許鎮石外露。我詢問其家主後方得知,此處原有一個井,當年金兵作亂之時,曾有數名金軍半夜路過大旺村,曾在井處停留。第二天,有百姓汲水時,發現井已經被填埋了一半。此家主的父親領人疏浚井水時,赫然發現數具骸骨,以為大凶,便令人將井徹底填平,並壓以鎮石,以避其邪。”

    宋錚暗道,這才合理,當年那名金軍百戶逃走,帶著幾具骸骨的確不便,匆忙間將其拋入井中,甚至沒來得及將井全部填死,就匆匆而逃了。宋錚幾乎斷定,逄氏祖先的骸骨就是埋在那個井中了。

    “此事非同小可,靈風定要三緘其口,否則一個不小心,便是滔天禍事!”廣寧子諄諄而語。

    靈風慌忙點頭,“靈風知道,若非雲空子師叔追問,我也絕不會說出此事的。”

    “事關重大,靈風師侄原諒則個!”宋錚道了一聲歉,便轉換話題,繼續就發揚全真教侃侃而談。

    到了晚上,宋錚剛要就寢之時,廣寧子進了房間,詢問宋錚如何處理逄氏祖先骸骨之事。宋錚笑道,“怎麽道長以為我會用此大作文章?”

    廣寧子看著宋錚的臉,躊躇半晌後,才道,“小郎,你在中都受了委屈,不知可曾想過向那完顏玉生討債?”

    宋錚歎了一口氣,“孟子有雲,‘爭地之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古今之大惡,莫過於戰啊!我這麽說,道長應該明白我的心意了吧?”

    廣寧子麵現羞愧之色,“我知道小郎心性,但此事太過重要,不得不有此一問。”

    “時間不早了,還是敢快歇著吧。”宋錚擺了擺手,“明日我們便向東南而行,在莘縣渡河。”

    廣寧子打了一個稽首,退出房間。

    宋錚輕輕一笑,便盤坐在床上,從懷中掏出一本書。此書表皮為製,已經半朽,顯得非常破敗。然而,掀開半帛皮,裏麵卻露出一層金絲封麵。正因為這層封麵,書才保存得極為完好。

    再往裏,扉頁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盤龍棍法”!

    這冊書,是宋錚在整理大宋皇室餘物時發現的。當時,它與一堆道經堆放在一起,極不起眼。宋錚發現後才大為吃驚,原來這便是宋太祖趙匡胤賴以成名的盤龍棍法。

    盤龍棍算得上雙截棍的發軔之源,隻不過盤龍棍是一截長,一截短,中間以鐵環相連。宋錚雖然曾習得《震元刀譜》,但他的身法出眾,並非走陽剛路線。所以,那些大開大合、威猛無匹的刀式並不太適合他。而盤龍棍講究靈活自然,身棍協調,正合宋錚心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