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去左相府的兀室也回來,帶回了兩個重要的消息。

    第一個是朝中有一主戰派官員上書,要給完顏璟封爵,老皇帝在奏折上狠批了兩句,說他居心不良,將上書之人查辦。並令人曉諭朝廷,不準再上書談給完顏璟封爵。

    封爵這件事可不是那麽簡單。

    大金封爵分九等:王、郡王、國公、郡公、郡侯、郡伯、縣伯、縣子、縣男。這些爵位都有食邑定製。

    大金規定,皇族子弟隻要年過十五,一旦封爵,就要離開中都,到自己的食邑去。除非有皇上的聖命,才可以呆在中都。盡管現在絕大多數皇族都得到皇帝眷顧,沒有去封邑,但爵位再高,也隻是個王,並不是“皇”。

    對於皇子們來說,是否封爵,成為能否繼承皇位的標誌。封了爵,就不能繼承大統了,不封爵的還有希望。這已經成為大金王朝比較成形的慣例。比如完顏玉琿,已經被封分晉王,因執掌武衛軍一部,算是奉聖命留在中都。而完顏玉都和完顏玉生均未封王。

    現在有人提出給完顏璟封王,意思就是詢問老皇帝,是否有意將皇位,傳遞給完顏璟。結果老皇帝毫不客氣地拒絕了,還查辦了上書之人。這種導向就太明顯了。

    這一奏折傳開後,更多的人向完顏璟那邊投靠過去,中都的勢力迅速明朗化。

    兀室得到的第二個消息,就是武衛帥的人選已經確定,乃完顏雍的堂弟,渤海郡王完顏且合。完顏且合年屆六十,在朝中算得上德高望重。完顏雍登位時,西夏曾趁大金政局不穩而東侵。年輕的完顏且合率軍參加了那幾年的血戰,並在戰爭中成長起來。他成為邊關統帥後,徹底穩定了大金與西夏的邊界。

    不過,十年前,完顏且合便以年老體衰為由,辭去軍中職務,並婉拒了完顏雍留在中都的恩典,安心到渤海郡去享福去了。完顏且合避居後,一直非常低調,從不談國事。隻是讀書種菜,過著田家翁的逍遙生活。若不是老皇帝突然提議,人們幾乎差點忘了還有這麽一位老臣。

    對於完顏且合出任武衛帥,朝中之人都沒什麽意見,算是各個派係都能接受的人物。

    說完這些後,兀室還從懷裏掏出一封信,“六殿下,左相還讓我將這封信交給你。”

    完顏玉生好奇地打開信封,看了一眼後,汗都下來了,急忙將其遞給宋錚。

    宋錚看到信後也不禁色變,問道,“左相說什麽沒有?”

    兀室回道,“什麽也沒說,隻是說將這封信交給六殿下。”

    宋錚揮手讓其出去,不禁沉思起來。

    原來,這封信是章宗寫給右相完顏完顏京的。信非常短,“世叔右相閣下:吾昨日一夢,與世叔暢遊秦地,睹法門寺之盛景,觀太白山之巍峨,瞻大雁塔之風光,後又登西嶽之絕頂,踏驪山之祖龍。暢美之際,忽爾夢醒,悵然若失。昔太祖圖宋,得晉冀之廣袤,見黃河之浩蕩。每思太祖之功,心向往之。今不肖侄欲與世叔把酒鹹陽橋而不何得,不勝歎婉。不肖侄兒章宗再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