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錚數了數,算上吳定昆,一共才二十八個人,最少還差三個呢!人數不夠啊?

    一般說來,一支隊伍定數是三十一人,另外隻允許四名替補人員。大概是考慮一支隊伍要走到最後,要經過四場比賽——小組賽兩場淘汰賽,進入決賽後,要和其他兩組的頭名各打一場。

    現在,宋錚發現隻有二十八人在場上,心裏非常好奇。如此來看,要是算上替補,青州隊有七名隊員沒有出現。難道去打探其他隊伍消息了?還是欒樛另外準備的手段?

    宋錚看了一盞茶的時間後,心裏有了點譜。便又去觀察登州武院隊。

    密州隊如果能幹倒青州隊進入決賽圈,很可能就要麵對登州隊。不過,宋錚心裏也不確定。原因是去年萊州隊雖然是小組頭名,但在決賽時都輸給了青州隊和齊州隊。宋錚仔細查看過資料,去年時登州武院隊所在的小組,包括兗州、單州和濰州,實力都一般,即使如此,他們在麵對實力中遊的兗州時,還是險勝。

    今年來看,登州隊所在的小組中有萊州、濟州和沂州,這四支隊伍都算得上實力強勁,還真說不上誰比誰就一定強。所以宋錚任務艱巨,他在辨明每個隊伍後,都要仔細觀察一番。

    宋錚眼光獨到。做過賊的人就是不一樣,他能從隊員的精神狀態、走路方式、動作頻率等各個方麵,對其實力進行比較準確的評價。

    宋錚越看心中越驚歎,這些武院隊都不簡單,最起碼在組隊時間上應該都比密州武院早,否則達不到目前的效果。楊仝和陸恒山等人原來對武院大比不太重視,認為不過是娃娃兵過家家,沒有意思。在連輸三年後,終於有了點覺悟。可惜,剛過春節,又耽於軍餉問題,和知州胡統學搞蘑菇,沒有再顧得上武院隊。

    宋錚接手後,用現代化的訓練方式,弄出了訓練細則。可真訓練起來也不那麽容易,光是為了做到動作劃一,楊仝就按照宋錚的要求,狠狠訓練了十天。可見難度之大。

    體能訓練、戰術訓練、攻防訓練,一個也不能少。

    訓練是一方麵,吃飯也很關鍵,宋錚也精心琢磨了食譜,隊員們的進餐次數、時間和吃什麽東西都有詳細的規定。隻是在臨來曆城前的幾天,才恢複到正常的一日三餐,並加夜宵補充的飲食方式。

    正是由於宋公子殫精竭慮,組建最晚的密州武院隊,才在體能和技戰術素養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也給了宋錚一定的信心。不然的話,他還真沒臉帶著這些家夥們來曆城參加大比。

    宋錚一邊觀察,一邊與小貝提供的資料相互印證,作出自己的判斷。雖然他自信在臨變能力及指揮才能上並不太差,但要保證密州隊順利走下去,必需下一定工夫不行。笨鳥先飛,勤能補拙,何況這隻鳥又不太笨。

    宋錚轉悠觀看了將近一個時辰,直到大訓練場上的人紛紛離開的時候,他才慢慢踱步,裝作遊覽,向皇城司據點走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