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三名武院學生不知道,宋錚早就聽到了那兩個下人的談話,知道紫衣公子出身不凡,也怕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這才沒有立即痛毆那兩個家夥。而是作了一番表演,進行曲線救國。

    三名武生相互看了一眼,一齊上前施禮,其中一人道:“小宋教習,那人還扔了一錠十兩重的銀子在這裏,應該怎麽辦?”

    宋錚笑了笑,指著一邊胡統學題寫的碑,“知州大人都寫了,還用我教你們嗎?”

    收錢的那名學人倒也伶俐,立即找了一張白紙,上麵寫著“救孤扶幼捐贈榜”,第一行便是“紫衣無名氏,捐銀十兩。”

    有了這個捐贈榜,一些家境不錯的文人紛紛慷慨解囊,有多人拿出好幾兩銀子,買下一張參觀券。捐贈的收入,竟然比賣券高出許多,這是連宋錚也始料未及的。

    宋錚和茗兒沒有再理會紫衣公子等人,而是徑直進了武院。說實話,宋錚每天都來武院,但要說參觀,還真沒有過。今天有閑,所以,他看得非常仔細。

    花了半個時辰,宋錚終於把超然台和蘇公祠仔細欣賞完。其實也沒什麽可看的,不過是鐫刻一些蘇軾在密州期間寫下的名篇,再加上密州乃至山東路的文化名人題寫的詩句。宋錚的老子宋玨,便在這裏留下了一首應景的詩。

    至於宋小郎本人,名聲雖然大,卻不過是個少年而已,而且這個名聲還不是文名。走在此時的武院中,還真沒有幾個人知道這個嘴角上翹的少年就是宋小郎。在蘇公祠前,擺有書案,專門供前來觀賞的遊人題詩。宋錚也沒這個心情,仔細看了一遍陳設後,便安靜地離去了。

    令宋錚意外的是,當他走出武院,來到文院門口時,卻看到了辛羽。宋錚對這個人還是比較欣賞的,便衝著他點了一下頭,然後舉步就要進文院回家。辛羽卻衝著宋錚一拱手:“請問,公子可是宋小郎?”

    宋錚隻好停下腳步,同樣回禮道:“在下正是宋錚,不知公子是哪一位?”

    “在下姓辛名羽,來自曆城。早就聽說宋小郎才智無雙,令尊宋先生又名滿天下,所以在下特地慕名前來特來拜訪。”辛羽雖然是武生打扮,但說話卻文縐縐的,給人以好感。

    “哦,原來是辛兄,些許微名,倒讓辛兄見笑了。”宋錚接著道:“既然如此,那就請辛兄跟隨在下回宅,你我到家中一敘?”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