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統學又品讀了一下詩,點了點頭:“‘鴨綠’與‘鵝黃’雖為用典,但用得恰到好處,的確寫狀盡春水之態。宋先生,你的公子可是個人才啊!”

    宋玨忙道:“知州大人謬讚了!”

    胡統學將宋錚的字把玩半晌,又對宋玨道:“宋先生,你學問精深,不知這次可發現什麽佳作?”

    宋玨遲疑了一下,將宋錚的詩稿遞上:“知州大人,所謂‘內舉不避親’,我還是推薦犬子的這首詩。”

    胡統學將詩稿接過,當即將詩朗誦出來:“‘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好詩!好詩啊!特別是後兩句,堪稱名句!”這些人都是學富五車之人,當即被這幾句詩震住了。

    於化文捋著胡子道:“將景色與讀書連在一起,寓意又如此深刻。此詩一出,其他的詩都落了下乘!宋先生,你得子如此,夫複何求啊!”

    宋玨忙道:“於教習客氣,犬子雖有些急智,哪敢當得如此厚讚!於教習手中肯定還有更好的作品。”

    胡統學道:“對啊,不知宋小公子做的那首‘柳歎’如何?”

    趙桓也極為緊張地望著於化文,他給姚長青的那首,費了不少工夫。算是推陳出新,不落窠臼,應該能壓宋家小子一頭。

    於化文道:“今年我碰上千年難遇的奇事了,有兩個人寫的詩一模一樣,真是怪哉!如何選評,還望知州大人幫著拿個主意!”竟有這等奇事?眾人都來了興趣。胡統學從於化文手中,將姚長青和高大全的詩拿了過來。姚長青字寫的不錯,這首詩也一目了然,胡統學看罷點了點頭:“‘欲乘東風三千裏,直上重霄擷青雲。’其誌不小啊,此詩也算匠心獨運,確是難得的佳作!”接著,胡統學又費勁地看了看劉大全的詩,“咦!居然一模一樣,一個字也不差,真乃奇聞!”

    趙桓連忙將兩首詩拿過來,臉色立即蒼白起來。哪會有這麽巧的事啊!他百分之百肯定,是自己的私生子姚長青,將這首詩泄露出去。這孩子不是個魯莽之人啊,為何如此不小心!

    此時,隻聽於化文道:“此詩雖佳,不過,在意境上還是與宋小公子的詩有差距,知州大人請看!”

    胡統學拿過來,一看詩的副題,居然是贈給自己與陸恒山的,連忙往下讀。讀罷,胡統學一拍桌子,叫道:“好!好!好啊!好一個‘引得春風撒人間’,陸守備,你也看看,這小子,說出了你我的心聲啊!。”

    陸恒山接過一看,又驚又喜,這首詩是從一個更高明的角度拍馬,意思是胡、陸二人願意盡全力,為密州百姓造福!比起姚長青那首直抒個人抱負來說,意境上就高了一籌。

    趙桓還沒從兩首雷同詩裏緩過神來,便被胡統學拍桌子聲驚醒。陸恒山剛看完,他便上前將宋錚的詩拿過來。讀了一遍後,臉色就更白了,連話也說不出來。

    於化文看了看趙桓,小聲道:“胡知州、總教習,這兩首雷同詩應該如何處理啊?”胡統學不方便參與意見,便看著趙桓,趙桓心裏羞愧難當,他沒想到自己精心構思出來的詩,竟然比宋錚的急就章還要遜上一籌。聽到於化文的問話,趙桓張了張嘴,卻沒說出話,等了片刻才道:“宋先生的公子,三首詩俱佳,當得魁首。姚長青與高大全的詩相同,就算並列吧,名次置於宋錚之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