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錚笑道:“我有一個想法,大人看看是不是可行。”接著宋錚說了自己的計劃。其實也沒什麽神秘的。那就是讓蘇家建蘇公祠,每逢武院休沐之日,連同超然台一齊對外開放,然後在門口設閘,凡是參觀的,每人交一百文錢。這些文人騷客不是要附庸風雅嗎?先把錢拿來再說。

    楊仝道:“小兄弟,你這個想法雖妙,可你不知道,咱大齊朝有規定,凡軍中將領都不得參與經商,如果被揭發,那可是要丟官的。另外,那些人如果到處亂躥怎麽辦?武院豈不亂了套!。”

    宋錚笑嘻嘻地道:“那大齊朝是否規定武院不能經商呢?”

    楊仝搖了搖頭。

    宋錚道:“就算規定了也不要緊,我們這麽做,誰又能說是經商呢?就算有人說是經商我們也有對策。蘇家不是這麽熱心嗎?就成立一個超然台管理會,讓蘇家的人當頭頭,甚至別的望族也可以掛名當個副會長之類的,陸守備隻要找個略懂算術的人當賬房就行,反正賬也好算。至於那些守門的,也用武院的學生,這樣就能防止有人不交錢就進來。另外,休沐之日,可以派出二十個武生維持秩序,不讓遊人躥到訓練場南。當然,不管守門的還是維持秩序的,每個人都有工錢。遊人所付的‘參觀費’,除了支付武生們的工錢外,其餘的一半算作對武院的捐助,這超然台和蘇公祠建到武院的地盤上,咱總得有點收入吧。另外一半就捐助給孤濟院,這也是一件美事啊,對蘇家來說也是提高聲譽的事,我想蘇家肯定會願意吧?”

    陸恒山尋思了一會兒,大喜道:“你的一些詞挺新鮮,什麽‘參觀費’、‘管理會’之類的。不過我倒能聽懂。真有你小子的,挺能想出這麽絕的辦法!這樣一來不但緩和了密州軍與望族之間的矛盾,能解決軍餉問題,還能另外有所收入。我馬上派人去和胡統學商量。”

    宋錚道,“大人且慢。我是這樣想的,我們可以讓蘇家的人當管理會的會長,讓趙桓當副會長,他不是文院總教習嗎?既然如此有學識,不當這個副會長也說不過去。另外還可以再選一個副會長,隨便哪個望族都行。會長嘛,當然得有點權力,我們就製定一個章程,會長每天有五個免費參觀的名額,副會長有三個。凡是免費參觀的都要有他們親筆寫的條子,簽上日期,而且用上私章。這樣的話,守備大人想想,會有什麽後果?”

    陸恒山尋思了片刻,一拍大腿道:“妙啊,一百文雖然隻是小錢,卻代表著一種身份。這三個領頭的不但會焦頭爛額,還會得罪一批人,長此下去,這些望族也會因此產生齟齬。更妙的是,這些錢都是用來捐助的,是好事,這三位會長頂著做好事的帽子,又有批條子的權利,哪會不樂意?卻不知已經入我彀中。”

    宋錚笑了笑,說道:“大人若和對方談,定要把章程定好,章程中隻抓三點,一是賬房,二是守門者,三是會長和副會長的數額和權利。當然,後兩點可以協商。守門者可以一半是武生,一半是蘇家或者別的什麽人;會長手中的免費名額可以是五個,也可以是三個,但要將三位會長手中的總名額控製在每天十五個以內,不然的話就顯不出身份來了。另外,最好請胡知州親自題個字,刻在石碑上,就說是‘收錢為民’就行了。我想胡知州肯定會樂意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