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萍從宋老爺子那裏回來後,宋錚也向她詳細地打聽事情的經過,心中大驚,他百分之百肯定白衣公子等人是為了探聽魯王秘藏消息的。這件事本身就疑點頗多。比如,白玉扳指如此名貴的東西,為何要放在錢袋裏?與銀子銅錢之類的放在一塊,就不怕磨損?再比如,錢袋為何偏偏掉在小萍他們身前?而且小萍把錢袋拿在手中後對方才回頭?至於扳指怎麽跑到小萍他們的包袱裏,宋錚倒覺得一點也不奇怪,隻要手快一些,那兩個家丁在經過小萍他們身邊時,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把扳指放進包袱,這也是扳指為何從包袱角滾落,而不是深藏在包袱裏。另外,這些人都有馬騎,可他們卻步行走過小萍他們身邊,就是為了更容易下手。

    令宋錚感到慶幸的是,鄭老頭已死,而自己與鄭老頭接觸的這兩天,並沒有別人看見。白衣公子等人肯定不會懷疑到自己頭上。

    悅來客棧內,二公子拿著這份資料,臉陰沉得幾乎滴出水來。盧老道,“從資料上看,這個宋家莊有兩個可疑人物。一個是死於大火的鄭老頭,那天我們剛好啟出秘藏。盡管這個老頭生前迷迷糊糊,但是還有必要查一查。另一個就是這位高大夫,一個走鄉郎中,竟然跑到這偏僻的小村子裏安家,應該也有一定的來曆。”

    二公子道:“還有一件事我沒有想到,那就是這位宋玨宋進士。”

    盧老道:“不就是進士嘛,有什麽特殊之處嗎?”

    二公子搖了搖頭說:“盧老有所不知,這宋玨並不是普通的進士。宋玨雖然在鄉裏名聲不顯,但在京城還有點文名的。此人繼承前朝周敦頤和二程學說,研究理學,是當世的名儒之一。他的《理學正義》一書,家父都曾經讚賞。隻不過許多人僅聽過他的名,看過他的著作,都不知道他在哪裏。原因就是此人中進士後,隻做了一年官,就隱居鄉裏,專心著述。盧老在這方麵接觸較少,所以沒有聽說過。其實,這個人對家父來說有大用。”

    看著盧老有些疑惑,白衣公子解釋道:“盧老知道,家父雖然權傾朝野,但這些年來,反家父者從未斷絕,殺了一批又起來一批。這些人幾乎都出自太學院和各地文院,或者與他們有著緊密聯係。本朝太祖是屠戶出身,建國之初,由於長年戰亂,人才凋零,太祖太宗為培養人才,在東京建太學院,以下各州建文院。建院之初,招納了各種人才充納教習之職,這樣做固然培養了大批人才,然而由於這些最初的教習來自各個方麵,造成太學院和各州文院中派係林立,各種學說魚龍混雜。這些人參加科考,成為官吏後,由於所信奉的觀點不同,極容易相互攻詰。起初,北方的金和西北的西夏,正在與我大齊朝交戰,有外敵威脅,各級官吏尚能保持大致上的統一。然而,近年來,大齊朝對外沒有大的戰事,各級官吏便開始內鬥,幾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這也是反家父者眾多的根本原因所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