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意識形態相同。當前,中國在處理對外關係中已淡化了意識形態問題,但越南領導和學者都十分強調中越之間意識形態相同,因為這是關係到越共政權能否保住的生死攸關的問題。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對越南產生了很大的震動。但越共不僅保住了政權,而且還有所發展,·越方十分清楚原因何在。越共總書記講過,越南站住了腳跟,就是因為中國頂住了。如果沒有北方強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越南的社會主義就保不住。越方也認識到,在西方國家加緊進行“和平演變”的形勢下,隻有中國能夠頂住壓力,堅持社會主義製度。因此,麵對西方世界的顛覆企圖,越南沒有理由敵視中國,而應盡量與中國保持和發展友好關係。

    總之,無論是曆史的反思,還是現實的利益和需要,中越友好對兩國都是有利的唯一的選擇。

    三、冷戰結束後的中越關係的發展

    (一)中越政治關係的發展和當前的限製因素。

    1991年11月,中越兩黨、兩國實現關係正常化後,政治關係有了迅速的發展。兩國高層領導人不斷互訪,黨政軍等各方麵的人員交流頻繁,促進了兩國關係的全國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到1996年,越南訪華代表團就達188個,其中不少是自費訪問。最近幾年內,江澤民、李鵬等中國最高領導人相繼訪問了越南,特別是李鵬總理率團參加越共八大,更把兩黨、兩國的關係推向前進。越南黨和國家高級領導人也相繼訪華。越共八大還借鑒了中共政治局設常委的製度。

    在注意到中越關係在正常化以後令人欣喜的發展的同時,也應當看到一些限製兩國關係發展的因素。但從全局和長遠來看,這些因素不會危及中越友好的總體框架。

    1.越美關係。1995年越美關係實現了正常化。顯然,美國重返越南,一是著眼於東南亞日漸成熟的市場;二是進一步加強它在這一地區的政治和軍事存在;三是企圖利用越南遏製中國。但是,越南不僅沒有忘記美國曾帶來的民族災難,而且美國導演的“和平演變”對越共政權也形成現實的威脅。在這一點上,中越有著相同的安全利益,越南不會跟著美國跑;隨著中國的國勢日盛,美國也不得不加強對這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重視,中國對越南將具吸引力;從現實來看,越美關係正常化以來,美國並沒有給越南大量的援助和最惠國待遇,越美關係遠不是那麽親密,越南更不會為了美國的利益而火中取粟。總地來看,越美關係不會影響中越友好的格局。

    2.越台關係。台灣在越南對外交往中是一個現實的存在。它在河內設有“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在胡誌明市設有分處。近年來,台灣積極推行“南進政策”,越南成為這一政策的重要對象。目前,越南是台資的重要匯聚地。幾年來,台灣在向越南投資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一直位居榜首,越台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是,中國大陸強大的政治優勢和潛在的經濟優勢是台灣所無法相比的,在大陸和台灣之間,越南不會舍本逐末;另外,越南從台灣問題引發的中美關係緊張的事實中認識到,台灣問題關係到中國的民族利益和民族尊嚴,是中國對外關係中最敏感的問題。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堅定立場,使越南不會在越中、越台關係中輕易玩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