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D(美國培訓與發展協會)的一位專家儒西雷斯和我是多年的朋友,他曾經長期擔任華為美國公司的公關顧問,並參與過為當地公司員工進行的職業培訓。在談到習慣的影響時他說:“總是那些看起來很不起眼的習慣在決定人的命運。我的意思是優秀的人會下意識地去做優秀的事,失敗者則下意識地去做令自己失敗的事。”高效率地做事也需要一種可以“生產高效率”的習慣,但這種習慣養成不是有強烈的意願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長期的高強度的練習,並要形成滲入本能的思維反應模式。一種好的“習慣思維”是高效思考的行為機製,它在我們的頭腦中包括了五項處理步驟:詢問的習慣“嘿,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你要習慣於向人們詢問,請求獲知信息。儒西雷斯說:“哪怕高高在上的思科的董事長,或者是通用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他們遇到令自己困惑的事情時也要馬上開口,第一時間問清問題,才有機會迅速解決問題。”不幸的是,我們見到了太多喜歡沉默和回避問題的人,他們總是背著疑問前行,從不對它們的原因探究清楚。詢問的目的是嚴謹地分析當前的情勢,給自己一個思考的動機和開端,避免不做任何分析就假設自己已經得知了一切狀況。隻有問清了問題,我們才能提出可行的構想以及務實的解決方案。但在此之前,你要辨認潛在的麻煩、具體的錯誤和麵臨的挑戰;你必須小心謹慎,多寫下幾個問號,防止落入別人都在重複的錯誤中。

先定義事情

事情到底是什麽?或者說:“外麵發生了什麽是我不知道的?”是市場崩盤了,還是價格在“暫時波動”?事情的全部細節是你要搞清的,而不是一個人坐在辦公室,命令下屬去處理。定義事情的發生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清晰地辨認出可以測量的“指標”,然後把事情量化,比如統計數據,看到趨勢或製訂指標等。它能協助我們定義這件事情是成功還是失敗了,是需要修補,還是必須從頭再來。同時,你也能從中看到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麽,目標是對還是錯。

探尋問題的本質

沒有人可以逃避已經發生的問題,唯一的麵對方式隻有提高解決問題的速度,用高效的應對去查明真正的問題。因此,你要想到“本質”

應變思維:看穿情勢的本質和隱藏的力量

這個詞匯,而不是“現象”。透過種種擾亂心神的表象,探尋問題的本質,挖掘它的根源。比如,“我必須獲得的解決問題的條件是什麽?”回答這一問題,就是走向理想解決方案的過程。

列出所有方案

為了一次性解決問題--這是最高效的習慣,你得簡潔地列出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任何可能性都不放過。並不是說你要在一開始就找到那把鑰匙,而是告訴你:列出一份所有的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是這個階段優先的工作。每一個構想(不管多麽不現實)都要寫在清單上,平等地擺放到一起,供自己參考。從這些方案中,通過對比分析,你總能思考到可能性最強的那一個,製訂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羅列並組織資源

在行動之前,很多人的習慣是“迫不及待地要行動”,而不是先想一想自己準備好了沒有。科斯塔說:“紮克伯格總會思考自己還缺什麽,這是一個偉大的習慣。”沒錯,你也要習慣性地想一想自己需要哪些資源,然後去把它們組織起來。根據資源的準備情況,來修改行動計劃,將“效率損失”再降低一些。為了提高執行的速度,我們有必要以創意性的思考模式來整合資源,充分聚合一切必要的條件。因此韋爾奇說:“創新是效率的發動機。”高效來源於嚴密的準備和優秀的習慣,以及我們無所不在的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