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輕輕地搖搖頭,冷笑一聲,低沉的聲音道:“朕為他悲傷?他也配?他做的孽,自食其果罷了,好在他死的還算是好漢,朕僅僅可憐他這一點。”

    眾人聽他這一番話都吃了一驚。因為弘時做的惡事他們一點兒消息也沒有聽到。張廷玉聽李衛提起過,因為沒有證據,也不敢亂說。他見雍正說話的時候喘著粗氣,忙道:“萬歲這時候最緊要的是養息身子,不要多說話。四爺、莊親王爺、果親王爺,咱們出去說話。”

    弘曆、允禮、允祿等人一起點頭。雍正卻吃力叫道:“不!”

    弘曆忙問:“皇阿瑪,您要說什麽?”

    雍正低沉的聲音道:“弘時朕也見過了,算對得住他了。莊親王留下料理他的喪事。其餘人隨朕回宮。”

    弘曆擔心地道:“您的身子太虛弱,還是養息一夜再走吧!”

    “不。”雍正聲音很低,但很堅決地道,“朕一刻也不要呆在這裏,快送朕回宮。”

    張廷玉看看弘曆道:“萬歲爺說得是。這裏辦喪事,他如何安心靜養。”

    弘曆隻得同意,吩咐朱兒準備轎子。允祿見雍正眼角掃著自己,心知其意,莊重地說道:“皇上隻管安心回宮,弘時的事,臣弟一定妥善料理。”

    雍正眯上眼睛,不再說話。朱兒幾個太監過來,小心翼翼地把雍正抬下臥榻。朱兒一個人背著,兩個太監在兩邊托著,把雍正背到院內,安臥在轎中。八個身強體壯的太監輕輕抬起,小心翼翼地高抬腿走,生怕顛著皇上。弘曆、張廷玉、允禮等人都是倉促之間騎馬趕來的,便都又騎上各自的馬,跟在雍正轎子的後麵。

    好容易到了宮中,大轎在養心殿門前輕輕落下。朱兒幾個太監又依著剛才的辦法把雍正背到禦書房禦榻上。雍正經過一路的養息,精神好多了,臉上有了一絲血色。蕙兒端來一碗蓮子湯,站在床頭用小匙一口一口往他嘴裏喂,居然吃了一小碗。弘曆、張廷玉等人見了,略微放了心。張廷玉往禦榻前靠近一步道:“萬歲爺,天太晚了,您安心歇著吧!明日的朝政有寶親王呢,奴才們告退了。”

    雍正點點頭道:“這幾天的事兒對朕的刺激太大,朕突然覺得老了,真的想過幾天不用操心的日子,趁你們幾個都在,朕決定從明天起一應朝政交由寶親王辦理,你們幾個好生輔佐他,遇到難決之事就來問朕。怡親王、鄂爾泰都不在,你們幾個的責任就更大了。弘曆,朕知道你聰慧過人,但畢竟曆練的少,朕今天做出這個決定也是為曆練你,凡事都要謹慎,考慮周詳,多向衡臣他們請教。”

    弘曆惶然道:“兒臣一定盡心盡力地去做,皇阿瑪隻管養病,龍體康泰自然還可以總理朝政。”

    張廷玉、方苞、允禮一起道:“請皇上放心,臣等一定盡心盡力輔佐寶親王。”

    雍正臉上露出笑容,抬起左手,用力一揮道:“弘曆留在宮裏陪朕說話,你們幾個都跪安吧!”

    弘曆聽說隻留他一人,心裏一驚,莫非皇阿瑪從老三之死上看出了什麽?他心裏一陣不安,但轉念一想,不管怎樣自己沒有動手殺弘時,何況在弘時搶過他腰間的短刀時,自己也真心地勸阻過他。

    雍正半坐半躺著,眯著雙目養了一會兒神,道:“弘曆,你十三叔去遵化督建皇陵有兩個多月了吧?”

    弘曆屈指算來,答道:“有兩個半月。”

    “朕最掛心的就是你十三叔。他這個人辦起差來不要命,身子骨兒也不好。每次遞折子來都說身子不錯,能吃能睡的。朕懷疑他在欺騙朕,明天你派人去易縣傳朕旨意,叫他來京一趟,反正弘時的事也要讓他知道。”

    “皇阿瑪放心,兒臣明日一早就派人去。”

    “還有你十四叔,來京後還好嗎?下人是不是狗眼看人,侍候不周,給朕留下惡名。他心裏還懷恨朕。抽空兒你代朕去看看他。”

    “兒臣一定依著皇阿瑪的囑咐去看十四叔。”

    雍正翻了一下身子,睜開眼睛,看了弘曆一眼,道:“鄔思道一定要緝拿住。弘時做的孽都是他唆使的。朕後悔沒有早點除掉他,留下今天的禍患。圖裏琛是個廢物,連這樣一個大活人都抓不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