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揚古率西路大軍乘勝追擊噶爾丹叛軍,一直追趕到準噶爾境內,噶爾丹見大勢已去飲鴆自盡,他的侄兒策妄阿拉布坦不知去向。費揚古安頓了西北邊陲的軍務布防,便回師中原。

    負責西路大軍糧草的內閣大臣納蘭明珠,在回師途中正遇到凱旋歸來的大阿哥胤禔,甥舅二人好久沒有相見了,這一見麵分外親熱。胤禔更是神采飛揚,舅長舅短叫個不停。在這次的幾位隨軍出征的阿哥中間,胤禔表現最為出色,不僅帶兵有方,而且打了幾個小小的勝仗。特別是康熙生病退出戰場到五台山休養後,中路大軍完全交給了胤禔指揮,更充分發揮了他的軍事才能。

    胤禔自認為這次阿哥評比中他一定中個頭彩,相形之下與皇太子的貢獻縮短了距離。更何況作戰前夕他又使出一個計策,那妙計已經起到一箭一雕的作用。倘若來點後勁隻怕胤礽皇太子的形象定要受損,到那時,眾阿哥之中唯有他胤禔地位顯赫,最受皇阿瑪青睞,說不定……

    胤禔一想到前途,心花怒放,他把舅舅請到自己的中軍帳內,擺酒設筵,甥舅二人先痛痛快快小飲一場,喝個慶功酒。

    明珠見胤禔一副躊躇滿誌的樣子,提醒說:“俗話說:做得好不如做得巧。如今阿哥之間誰不眼巴巴眼望著皇上座下的位子,哪一個又是省油的燈?你覺得自己精明能幹,其他幾位阿哥不也挖空心思,年長的阿哥不說,就是幾位年幼的阿哥,老八、老九、老十、一個個也都有些躍躍欲試的樣子。大阿哥不可不有兩手準備啊!”

    胤禔放下酒杯問道:“莫非舅舅聽到了什麽不利於我的傳聞?”

    明珠搖搖頭:“那倒沒有,皇上治病的事大阿哥可聽到些什麽?”

    明珠和胤褆審視了一下當前的實事,胤褆才知道當前最大的覬覦者應該是皇太子胤礽。

    胤禔似乎被明珠的話打動了,他認真考慮了一會兒,終於狠下心說道:“舅舅,到底如何威逼,你快說出來,我豁出去了,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痛痛快快地幹他一場!”

    明珠把大拇指一豎,稱讚道:“這才是好樣的,舅舅欣賞的就是大阿哥這樣敢說敢做之人,你豁出去了,舅舅也豁出去了!”

    又一彎新月從西方山崖間升起,像一把鋒利的彎刀從幽暗的天空中直刺下來,仿佛就要插在眼前這片黑黢黢的大殿內。

    麵對這後半夜的月景,胤禛睡意全無,獨自披了件外衣走了出來。這些日子,他經常這樣,上半夜還能稍稍睡上一會兒,下半夜卻睡意全無,時常是被惡夢驚醒的,醒後隻能坐等天亮。

    胤禛邊走邊想,千頭萬緒的事情卻一點也理不出個頭緒來。皇阿瑪的龍體是一天好似一天,回鑾京師指日可待。更令人高興的是平叛戰爭結束了,噶爾丹自食其果,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真是罪有應得!三路人馬凱旋歸來會集山下,每天前來請安的皇子、大臣絡繹不絕,那恰到好處的馬屁竟博得皇上眉笑眼開。皇上吉祥是萬民之福,胤禛怎能不發自內心高興呢!但流言蜚語也不時傳入胤禛耳中,都說他胤禛因禍得福,借機討好皇上,也有人說他從中使壞,否則皇上的病怎會反複無常幾次呢?更有甚之,說蟒石山血刃禦醫和馮春生加害皇上之事也與他胤禛脫不了幹係。幾個阿哥都對他橫鼻子豎眼,避之如瘟神。

    胤禛沒有向任何人詢問,更沒有向任何人解釋,他有滿腹話兒想對人說,卻找不到一個傾訴的對象,隻能任一腔委屈在心底黴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