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十九個孩子的突然加入,趙牧等人不得不兵分兩路,分頭行事。沈衡英和金蟾受趙牧的指派,在離開盼富村後就要和趙牧分道揚鑣,護送著所有的孩子先期返回文秀軒。趙牧在寫給牛莉的一封信中,特意交待牛莉在他回文秀軒之前,要安排好孩子們的衣食住行,至於他們以後的生活則等到趙牧返回文秀軒之後再說。

    陡然從趙牧的貼身護衛變成孩子王,沈衡英不但沒有絲毫的不願意,反而還有些沾沾自喜。他打定主意,一定要抓住機會,想方設法引誘孔霞孔瑜跟著他修煉。趙牧對沈衡英的小算盤心知肚明,在臨出發之前,特地地把孔霞叫到自己的麵前,利用自己的義氣身份,溫言撫慰之餘,又讓孔霞沿途多觀察揣摩,用不了多久,趙牧就會給她安排最好的受教育機會以及學習最好的本領。孔霞對趙牧這個義氣還是有一定信任度的,他雖然不理解趙牧為什麽要單獨找她說出這麽大一堆話,但還是認真地點了點頭。

    馬車空間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全都載上,沒有辦法,隻能讓那幾個年齡最小的孩子坐在馬車上,剩下的孩子則跟著金蟾、沈衡英徒步朝著滏陽城行進。

    送走孩子們,丁翁不解的道:“東家,你不是不想讓孔霞姐弟加入沈先生的門派嗎?怎麽轉眼又讓沈先生護送他們返回文秀軒呢?你不怕沈先生趁機上下其手,監守自盜嗎?”

    趙牧淡淡道:“沒有我允許,沈先生是不會吸納孔霞姐弟加入他的師門,最多在姐弟兩人麵前,顯露一些法術道術。這批孩子總體而言,資質不錯,咱們文秀軒最缺的就是修真者,我準備根據他們的資質挑選一部分出來,讓他們修煉,在讓他們修煉之前。培養他們的興趣是很關鍵的。沈先生展露出來的法術越吸引人,咱們將來越好做動員。丁掌櫃,孩子們的思想比較單純,思想地可塑性也是最強的。等咱們辦完事後,回到文秀軒,一定要加強教育。讓孩子們盡可能多的對文秀軒產生歸屬感。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他們能夠成長為咱們文秀軒的骨幹力量,成為咱們文秀軒一根又一根頂梁柱。”

    丁翁一半清楚一半糊塗,他不明白為什麽東家如此斬釘截鐵的肯定沈先生絕對不會擅自把孔霞姐弟拐走,不過他並沒有把這個疑問宣之於口,他沒有那麽大的好廳心,對東家的事他一向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習慣。有些事情該自己知道的自然會知道,不該自己知道的,就讓他保持著神秘感好了。丁翁可沒有主動撩撥麵紗的欲望。

    沒有了馬車,趕路變得困難起來。趙牧年青又是修真者。倒沒有覺得有什麽不舒適的地方,丁翁卻堅持不了多長時間。走不了多長的路就要休息一段時間。趙牧眼看著日頭漸漸往西落去。如果拖拉下去,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抵達東興村。於是在征詢了丁翁地意見後,趙牧放出了迅雷,馭使著飛劍,載著丁翁一起往百裏之外的東興村飛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